水危机
日期:2025-05-02 11:08
浏览次数:2715
摘要:
水危机
一、水资源
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水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水是可以更新的自然资源, 能通过自身的循环过程不断地复原。
全球总贮水量估计为 13.9 亿立方千米, 其中海洋就占 97.2%, 而淡水总量仅为 0.36 亿立方千米, 除冰川和冰帽之外, 可利用的淡水总量不足世界总贮水量的 1%。这部分淡水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并且具有经济利用价值, 虽然在较长时间内可以保持平衡, 但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 其数量却是有限的, 并非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
二、水危机
1. 水的危机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在3月18日,联合国发出警告,除非各国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否则到2025年,世界上就将有近1/3的人口(23亿人)无法获得**的饮用水,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的水资源短缺。
目前,随着人类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量以每年接近5%的速度递增,照此下去,每15年用水总量就翻一番,在2030年以前,地球上将有1/3以上的人面临淡水资源危机。
2. 水危机产生的原因
(1) 自然条件的影响
淡水在地球上的分布极不均匀, 而且受气候变化的影响, 所以许多国家和地区用水甚缺。例如我国华北和西北处于干旱或半干旱气候区, 季节性缺水很严重;
北非和南撒哈拉地区、阿拉伯半岛、伊朗南部、巴基斯坦和西印度是年降雨长期平均变化*大的区域, 其变化的幅度超过40%, 美国西南部、墨西哥西北部、非洲西南部、巴西*东端以及智利部分地区也是如此。
(2) 城市与工业区集中发展
200 多年来, 世界人口趋向于集中在占地球较小部分的城镇和城市中, 在20世纪中期以来, 这种城市化进程已明显加快,;
目前世界上城市居民约占世界人口的41.6%, 而城市占地面积只占地球上土地总面积的0.3%, 在城市和城市周围又大量建设了工业区, 因此集中用水量很大, 超过当地水资源的供水能力。
用水量的增加表现在三个方面: 公共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公共用水仅占很小比例(全球5~6%); 据不完全统计, 近40年来, 全世界工业用水增加近7倍, 农业用水仅增加2倍, 在发达国家工业用水占40%以上, 而在发展中国家工业用水则不到10%。在工业用水中, 主要是能源部门、冶金工业、化学工业等部门的冷却用水量大, 如在热电厂, 每生产1000千瓦时电, 需用水200~500立方米; 农业用水的消耗主要是灌溉用水。
(3) 水体污染破坏了有限的水资源
这是造成水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4) 用水浪费
城市生活用水浪费*大的是管网和卫生设备的漏水。据估计北京市漏水量占总用水量的10~40%, *严重住宅区可达70%。占工业用水的70%的工业冷却水必须采用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
3. 我国水资源的危机
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4位,次于加拿大、巴西和俄罗斯,略多于美国和印尼,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7%。
但中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304立方米每人,处于缺水上下限(3000~1000立方米每人)的中值,在世界银行近年做连续资源统计的132个国家中居第82位,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1%,属于水资源紧缺的国家(以上均按1998/99世界银行年度报告*新统计)。
中国的水资源分布同样很不均匀。中国北方人均水资源仅为995.4立方米每人,属于严重缺水,并由于水污染和水土流失使情况更为恶化;中国的南方人均水资源量虽然超过人均3000立方米每人的缺水上限,但由于分布不均(如上海仅为185立方米每人)和污染严重,使得工业、农业和人民生活将得不到按现模式发展的足够水资源供应。
三、节水
水资源短缺对于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是*根本的问题。水资源供需矛盾解决的根本办法也正是节水。这里说的节水是广义的节水,有三方面的含义。
1.节约用水
节约用水指降低每公斤粮食的耗水量、万元工业产值的耗水量和每人的生活用水量。
目前农业用水占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75%左右,节水工作应以农业节水灌溉为重点。
目前我国的万元工业产值耗水量一般是发达国家的10~20倍,个别行业达45倍;我国每公斤粮食的耗水量是发达国家的2~3倍;我国城市人均耗水量已接近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
必须把节约用水作为一项长期措施,落实到每个企业、每个村落和千家万户。
2.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指工业生产的循环用水。目前我国工业生产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约为40%,远低于发达国家75%~85%的水平。
3.污水资源化
污水资源化指通过污水处理提高水的类别,从而使该排放掉的污水分别达到生态、农业、工业或生活用水的标准,使其资源化,是跨类别的广义重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