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油类的测定
日期:2025-05-02 11:03
浏览次数:2114
摘要:
油类的测定
简介:
油类包括脂肪酸、蜡、矿物油、植物油、硬脂酸等。
水体中的油分来自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动物分解等方法。据估计,全世界每年可能有500×104~1000×104吨石油及其产品排入水体,产生各种不同程度的污染,石油的泄漏及战争因素造成的石油污染时见报道。
危害:
油类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1.消耗水中的DO,使水质恶化。分散于水中的油,部分吸附于悬浮颗粒,或以乳物状态存在于水体中,部分溶于水中,水中的油在被微生物分解氧化过程中消耗DO,使水质恶化;同时,漂浮于水体表面的油,影响空气-水体界面上的气体交换,形成一层油膜,结果水体不能及时从空气中补充O2,更促进了水质恶化。
2.毒害鱼类,给渔业生产带来破坏。石油污染能直接毒害鱼类,特别是油膜和油团能粘住大量卵和幼鱼,给鱼类繁殖带来极大危害。即使油的浓度低至10-4~10-5mg/L,鱼卵存活率也只有55%~89%,而畸形仔鱼占到23~40%。报道:前苏联里海由于石油污染,海洋鱼类赖以生存的浮游生物明显下降,鲟鱼总产量下降2/3,鲤鱼、棱子鱼、几乎绝迹。
因此,油类已成为水的常规监测项目之一。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由于水中油部分溶解,或乳化状态微生物分解
部分悬浮形成油膜影响气体交换
所以采样时应针对监测目的来确定采样方法:
①采集乳化状态油时,应注意不要收集表层悬浮物,应在水面下20Cm左右采集;
②悬浮状态油,采集表层水样即可;
① 采集水样时,应使用带刻度玻璃瓶,一次采集完毕,用多少采多少,水样采多了时,也不要倒出,因为玻璃器壁对油吸附,水倒出后,会影响油的浓度。
② 如不能及时测定,应加H2SO4调PH<2,t<4℃保存。
测定:
油的测定方法有:
序号 | 方法 | 备注 |
1 | 重量法 | 操作复杂,灵敏度低,但不受油品的限制 |
2 | 紫外分光光度法 | 易普及,灵敏度高,基于芳烃类物质在一定波长下有特征吸收,对于芳烃类有较高灵敏度 |
3 | 荧光法 | 灵敏度更高 |
4 | 红外法 |
1. 重量法测油
分液漏斗+水样(VmL)+(使水样酸化,达到破乳目的)+(加入电解质有利于分层,达到破乳目的)+石油醚或正己烷振荡静置分层有机相(石油醚+油)倒入锥形瓶+无水过滤已称重的小烧杯蒸发至恒重。
油总量 | 测定方法如上 |
矿物油 | 石油醚提取液过活化的碱性氧化铝柱流出液同法测定 |
植物油 | 总量—矿物油 |
2.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石油类物质
分液漏斗+水样(VmL)+(使水样酸化,达到破乳目的)+(加入电解质有利于分层,达到破乳目的)+石油醚或正己烷振荡静置分层有机相(石油醚+油)倒入锥形瓶+无水过滤滤液转入容量瓶定容石油醚为参比,λ=256nm,1Cm石英皿,比色测定Ax。
注:1.标注曲线的制作选用15号机油或20号重柴油为标准油。
2.选择λ=256nm的根据:石油类物质虽是多种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但由于石油类含有的具共轭体系的物质在紫外光区具有特征吸收峰:
化合物 | 主要吸收波长(nm) |
带苯环的芳香族化合物 | 250~260 |
带共轭键化合物 | 215~230 |
一般原油的两个吸收峰 | 225,256 |
其它油品(染料油、润滑油) | 与原油吸收峰相近 |
据此选择紫外光区256nm进行比色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