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介绍

日期:2025-05-01 11:19
浏览次数:3202
摘要: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为了能够真实反映水体的质量,除了采用精密仪器和准确的分析技术之外,特别要注意水样的采集和保存。采集的样品要代表水体的质量。采样后易发生变化的成分,需要在现场测定。带回实验室的样品,在测试之前要妥善保存,确保样品在保存期间不发生明显的变化。采样的地点、时间和频数同试验目的、水质的均一性、水质的变化、采样难易程度、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以及有关的环保条例密切相关,由于情况差异很大,目前尚无规定一个统一的方法,也不可能对各种情况都作出详细规定,再此仅作一般性的陈述。

 

1.1采集与保存水样的要点

 

采样瓶应该用洗净、具磨口塞的玻璃瓶或塑料瓶,当水样需测SiO2时,则必须采用塑料瓶;

采样时先用水样洗涤样瓶23次,水样不要完全装满样瓶,要留出510 mL的空间,以免温度升高时顶开瓶塞。采样后塞紧瓶,塞不能有漏水现象,如需长途运输,须用石蜡或火漆封住,对于一般化学分析项目采水量约需1L

水样中多含有各种各样的悬浮物,因此,需要用0.45mm的滤膜或滤纸过滤,滤液用作可溶性成分的测定;

带回实验室的水样,对于易变化的成分和性质如铵态氮,硝态氮,亚硝态氮和pH等应尽快进行分析,以免放置过久引起水样中某些成分的变化。如不能及时进行分析,为阻止微生物活动,样品应放置于5ºC以下的阴暗处保存。为了抑制微生物活动,可在样品中添加氯仿、硫酸铜、氯化汞等防腐剂,也有通过加酸或碱调整溶液的pH,以控制溶液的物理或化学变化,注意所加入的化学试剂必须有一定纯度,并且不干扰待测定组分的分析。

 

对采集到的每一个水样要做好记录,并在每一个瓶子上做上相应的标记,记述水样采集者的姓名、采样地点和时间、温度等。并做详细的现场资料记录。

 

1.2雨水、灌溉水的采集

 

采集雨水可从气象站量雨筒中取样,或用一容器放置于露天,待降雨时接收水样。采集灌溉水宜在灌水沟、渠中采样或在水库、山塘、河流或水井等水源处取样,注意不要在施过肥的稻田中取样。径流水样可取自测量径流量设施的出水口。

 

1.3土壤渗漏水的采集

采集土壤渗漏水常用二种方法,①埋设地下排水管法,②建立排水采集器法,前者是在设定的地段上埋设地下排水瓦管,接收渗漏水,它的优点是可以在田间正常耕作情况下,研究较大面积的排水和养分的淋失。

 

1.4 环境污染水样的采集

 

在河流、湖泊、水库区采样,需设置采样断面,然后采样。河流断面垂线上采样点的布设,表层水一般要求采集距离水面10-15cm以下的水样;采不同深度河流水的部应,每隔5m深布置一个采样点。湖泊、水库断面垂线采样点的布设和河流的情况基本相同。但是,因湖库有分层现象,水质可能出现明显的不均匀性。为了调查成分的垂直分布,往往要在不同深度进行采样。通过现场条件下水温、pH、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等易于测定的项目,达到对分层状况的了解,并按调查结果确定采样点的深度。

 

河流采样断面,在选择河流采样断面时,首先应注意其代表性。此外,通常需要考虑以下情况:

 

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较大的河段,一般设置三种断面:对照断面:反映进入本地区河流水质的初始情况。它布设在进入城市、工业排污区的上游,不受该污染区域影响的地点;控制断面:布设在排放区的下游,能反映本污染区污染状况的地点气根据河段被污染的具体情况,可布设一个或数个控制断面;消减断面:布设在控制断而下游,污染物达到充分稀释的地方。

 

在大支流或特殊水质的支流汇合之前,靠近汇合点的主流与支流上以及汇合点的下游,在认为已充分混合的地点布设断面。

 

在流程途中遇有湖泊、水库时,尽可能靠近流入口和流出口设置断面。

 

一些特殊地点或地区,如饮用水源、水资源丰宫地区等应视其需要布设断面。

 

水质变化小或污染源对水体影响不大的河流,布设一个断面即可。

 

此外,布设采样断面时,还要考虑到采样点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情况;以及交通是否便利,采样难易等情况。

 

湖泊、水库采样断面布设在湖水的主要入出口、中心区、沿湖泊(水库)水流方向、滞流区及湖边城市水源区。

下一篇: 有机肥料分析
上一篇: pH值的测定技术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18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