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医院****的效果监测

日期:2024-05-13 04:27
浏览次数:14055
摘要:
 医院****的效果监测
3.17.1 前言
医院**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效果的监测是评价其**设备运转是否正常、**药剂是否有效、**方法是否合理、**效果是否达标的**手段,因而在医院**、**工作中必不可少。
医院**效果监测时需遵循以下原则:监测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掌握一定的**知识,熟悉**设备和药剂性能,具备熟练的检验技能;选择合理的采样时间(**后、使用前);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
3.17.2 热力**效果的监测方法
3.17.2.1 压力蒸汽**效果监测方法
1化学监测法:
1)化学指示卡()监测方法:将既能指示蒸汽温度,又能指示温度持续时间的化学指示管()放入大包和难以**部位的物品包中央,经一个**周期后,取出指示管(),根据其颜色及性状的改变判断是否达到**条件。
2)化学指示胶带监测法:将化学指示胶带粘贴于每一待**物品包外,经一个**周期后,观察其颜色的改变,以指示是否经过**处理
3)对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每日进行一次B-D试验。
4)结果判定:检测时,所放置的指示管()、胶带的性状或颜色均变至规定的条件,判为**合格;若其中之一未达到规定的条件,则**过程不合格。
5)注意事项:监测所用化学指示物须经卫生部批准,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2生物监测法
1)指示菌株:指示菌株为耐热的嗜热脂肪杆菌芽孢(ATCC 7953 SSIK 31),菌片含菌量为 5.0×105 cfu/片~5.0×106cfu/片,在 121℃±0.5℃条件下,D值为 1.3 min1.9min,杀灭时间(KT)19min,存活时间(ST)为≥3.9min
2)培养基:试验用培养基为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
3)检测方法:将两个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分别装入**小纸袋内,置于标准试验包中心部位。
再下排气压力蒸汽**器**柜室内,排气口上方放置一个标准试验包( 3 件平纹长袖手术衣,4块小手术巾,2 块中手术巾,1块大毛巾,30 10cm×10cm 8 层纱布敷料包裹成 25cm×30cm×30cm 大小);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器**柜室内,排气口上方放置一个标准测试包(由16条全棉手术巾每条41cm×66cm,将每条手术巾的长边先折成3层,短边折成2层然后叠放,作成23cm×23cm×15cm大小的测试包);手提压力蒸汽**器用通气贮物盒(22cm×13cm×6cm) 代替标准试验包,盒内盛满中试管,指示菌片放于中心部位的两只**试管内(试管口用**牛皮纸包封),将贮物盒平放于手提压力蒸汽**器底部。
经一个**周期后,在无菌条件下,取出标准试验包或通气贮物盒中的指示菌片,投入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经56℃±1℃培养7d(自含式生物指示物按说明书执行),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检测时设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
4)结果判定:每个指示菌片接种的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养基都不变色,判定为**合格;指示菌片之一接种的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养基,由紫色变为黄色时,则**过程不合格。
5)注意事项:监测所用菌片须经卫生部认可,并在有效期内使用。生物指示物监测应11次。
3.17.2.2 干热**效果监测方法
1)化学检测法
1)检测方法:将既能指示温度又能指示温度持续时间的化学指示剂 3个~5个分别放入待**的物品中,并置于**器*难达到**的部位。经一个**周期后,取出化学指示剂,据其颜色及性状的改变判断是否达到**条件。
2)结果判定:检测时,所放置的指示管的颜色及性状均变至规定的条件,则判为达到**条件;若其中之一未达到规定的条件,则判为未达到**条件。
3)注意事项:检测所用的化学指示剂需经卫生部认可,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2)物理检测法:(热电偶检测法)
1)检测方法:检测时,将多点温度检测仪的多个探头分别放于**器各层内、中、外各点。关好柜门,将导线引出,由记录仪中观察温度上升与持续时间。
2)结果判定:若所示温度(曲线)达到预置温度,则**温度合格。
3)生物检测法
1)指示菌株: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ATCC 9372),菌片含菌量为 5.0×105cfu/片~5.0×106cfu/片。其抗力应符合以下条件:在温度 160℃±2时,其D 值为 1.3min1.9min,存活时间3.9min,死亡时间19min
2)检测方法:将枯草杆菌芽孢菌片分别装入**中试管内( 1 /管)。**器与每层门把手对角线内,外角处放置2个含菌片的试管,试管帽置于试管旁,关好柜门,经一个**周期后,待温度降至 80℃时,加盖试管帽后取出试管。在无菌条件下,加入普通营养肉汤培养基(5ml/管),以 36℃±1培养 48h,观察初步结果,无菌生长管继续培养至第七日。
3)结果判定:若每个指示菌片接种的肉汤管均澄清,判为**合格,若指示菌片之一接种的肉汤管混浊,判为不合格,对难以判定的肉汤管,取 0.1ml 接种于营养琼脂平板,用**L棒涂匀,放36℃±1培养48h,观察菌落形态,并做涂片染色镜检,判断是否有指示菌生长,若有指示菌生长,判为**不合格;若无指示菌生长,判为**合格。
4)注意事项:检测所用的指示菌片需经卫生部认可,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3.17.3 环氧乙烷(EO)**效果监测
3.17.3.1 **效果监测
每次**均应进行程序监测。每个**物品的外包装应粘贴包外化学指示胶带,作为**过程的标志;包内放置化学指示卡,作为**效果的参考。每月应做生物监测,移植物必须等生物监测结果为阴性时方可使用。具体做法,环氧乙烷测试包分挑战性测试包和常规测试包,前者主要用于对**器的考核,后者作为平时的常规生物监测之用。挑战性测试包是将一生物指示剂放于一个20ml注射器内,去掉针头和针头套,生物指示剂带孔的塑料帽应朝注射器针头处,再将注射器芯放在原位(注意不要碰及生物指示物);另选一**型气管插管或一个塑料注射器(内含化学指示卡),一个琥珀色乳胶管(25.4cm长,0.76cm内径,1.6mm管壁厚)和4条全棉清洁手术巾(46cm×76cm),每条巾单先折叠成3层,再对折,即每条巾单形成6层,然后将叠好的巾单从下至上重叠在一起,再将上述物品放于巾单中间层,*后选两条清洁布或无纺布包裹,用化学指示胶带封扎成一个测试包。常规测试包的制备方法类似,先将一生物指示剂放于一个注射器内(同前),再用一条全棉小毛巾两层包裹,一起放入一剥离式包装袋内。
3.17.3.2仪器监测法
按照GB 18279-2000 医疗器械 环氧乙烷**确认和常规控制附录 CC3.1的要求进行。
3.17.3.3化学监测法
每次**过程均用化学指示物监测,只有当**工艺符合要求,化学指示物变色符合规定标准色要求的情况下,产品才可放行。
3.17.3.4 生物指示物监测法
一般每月用生物指示物监测一次。生物指示物用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ATCC 9372),抗力要求为:菌量在5×105cfu/片~5×106cfu/片,在环氧乙烷剂量为600mg/L±30mg/L,作用温度为54℃±2℃,相对湿度为60%±10%条件下,其杀灭90%该微生物的D值为2.6min5.8min,存活时间应≥7.8min,死亡时间应≤58min
在**效果用该微生物监测时,菌量为5×103cfu/片~5×104cfu/片。放置菌片的数量应足够多。根据通常做常规微生物学监测的实践经验,采用以下数量的生物指示物较为适宜:
①**器柜室可用体积小于5m3时,至少放置10个菌片;
②**器柜室可用体积为5m310m3时,每增加1m3,增加1个菌片;
③**器柜室可用体积大于10m3时,每增加2m3,增加1个菌片。
生物指示物应放在那些在性能鉴定时发现是*难**的部位,并均匀分布于整个**物品中。生物指示物应在预处理之前放入被**物品内或被**物品的试件内。应尽量在**周期完成后立即将生物指示物从被**物品中取出并进行培养。应确定任何延迟复苏,特别是暴露于残留EO气体中的影响。所以,取出的指示菌片接种于含有复方中和剂的0.5%的葡萄糖肉汤培养基管中,以未经处理的阳性菌片做相同接种,两者均置于36℃±1℃培养。
3.17.3.5 每次**都应进行**过程监测。见3.2.6.5
3.17.3.6 结果判定:经培养,阳性对照在24h内有菌生长;监测样品若连续培养观察5天,全部无菌生长,可报告生物指示物培养阴性,**合格。
3.17.3.7 注意事项:检测所用化学和微生物指示物必须经卫生部批准,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3.17.4 紫外线**效果的监测
3.17.4.1 紫外线灯管辐照度值的测定
1)检测方法:
1)紫外线辐照计测定法:开启紫外线灯 5min 后,将测定波长为 253.7nm 的紫外线辐照计探头置于被检紫外线灯下垂直距离 1m 的中央处,待仪表稳定后,所示数据即为该紫外线灯管的辐照度值。
2)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监测法: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指示卡置紫外灯下垂直距离1m处,有图案一面朝上,照射1min(紫外线照射后,图案正中光敏色块由乳白色变成不同程度的淡紫色),观察指示卡色块的颜色,将其与标准色块比较,读出照射强度。
2)结果判定:普通 30w 直管型紫外线灯,新灯辐照强度90μW/cm2为合格;使用中紫外线灯辐照强度≥70μW/cm2 为合格;30W高强度紫外线新灯的辐照强度≥180μW/cm2 为合格。
3)注意事项:测定时电压 220V±5V,温度20℃~25℃,相对湿度<60%,紫外线辐照计必须在计量部门检定的有效期内使用;指示卡应获得卫生许可批件,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3.17.4.2 生物监测法
1)空气**效果监测:3.17.8的原则执行。
2)表面**效果监测:监测按3.17.7的原则执行。
3)注意事项:紫外线**效果监测时,采样液(平板)中不加中和剂。
3.17.5 医疗器械**效果的监测
3.17.5.1 采样时间:在**处理后,存放有效期内采样。
3.17.5.2 无菌检验
无菌检验是指检查经**的敷料、缝线、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无菌器械以及适合于无菌间查的其它品种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
无菌检验应在洁净度为100级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避免微生物污染;对单向流空气区域及工作台面,必须进行洁净度验证。
1无菌检验前准备
1)洗脱液与培养基无菌性试验:无菌试验前3d,于需-厌养培养基与霉菌培养基内各接种 1ml 洗脱液,分别置30℃~35℃与20℃~25℃培养72h,应无菌生长。
2)阳性对照管菌液制备:
 ①在试验前**取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的普通琼脂斜面新鲜培养物,接种1环至需-厌氧培养基内,在30℃~35℃培养16h18h后,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cfu/ml100cfu/ml;
②取生孢梭菌[CMCC(B)64941]的需氧菌、***培养基新鲜培养物1接种环种于相同培养基内,于30℃~35℃培养18h24h后,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cfu/ml100cfu/ml;
 ③取白色***[CMCCF98001]**琼脂培养基斜面新鲜培养物1接种环种于相同培养基内,于20℃~25℃培养24h后,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cfu/ml100cfu/ml
2)无菌操作:取缝合针、针头、刀片等小件医疗器械5件直接浸入 6 管需-厌氧培养管(其中一管作阳性对照)4 管霉菌培养管。培养基用量为 15ml/管。
1)5付注射器,在5ml 洗脱液中反复抽吸 5次,洗下管内**,混和后接种需-厌养菌培养管(6 管,其中 1管作阳性对照)与霉菌培养管(4 )接种量:1ml注射器为0.5ml2ml注射器为1ml5ml10ml注射器为 2ml20ml50ml注射器为5ml,培养基用量:接种量为 2ml 以下为15ml/管,接种量5ml40ml/管。
2)手术钳、镊子等大件医疗器械取 2 件用沾有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反复涂抹采样,将棉拭子投入 5ml 无菌洗脱液中,将采样液混匀,接种于需-厌氧培养管(6 管,其中 1管作阳性对照)与霉菌培养基(4 )。接种量为1ml/管,培养基用量为 15ml/管。
3)培养:在待检样品的需-厌氧培养管中,接种预先准备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对照管液 1:1000 稀释 1ml,将需-厌氧培养管以及阳性与阴性对照管均于 30℃~35℃培养 5d,霉菌培养管与阴性对照管于 20℃~25℃培养 7d,培养期间逐日检查是否有菌生长,如加入供试品后培养基出现混浊或沉淀,经培养后不能从外观上判断时,可取培养液转种入另一支相同的培养基中或斜面培养基上,培养 48h72h 后,观察是否再现混浊或在斜面上有无菌落生长,并在转种的同时,取培养液少量,涂片染色,用显微镜观察是否有菌生长。
4)结果判定:阳性对照在24h 内应有菌生长,阴性对照在培养期间应无菌生长,如需-***及霉菌培养管内均为澄清或虽显混浊但经证明并非有菌生长,判为**合格;如需-***及霉菌培养管中任何1管显混浊并证实有菌生长,应重新取样,分别同法复试 2次,除阳性对照外,其他各管均不得有菌生长,否则判为**不合格。
3.17.5.3 注意事项
1)送检时间不得超过 6h,若样品保存于 0℃~4℃,则不得超过24h
2)被采样本表面积<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样本表面积≥100cm2,取 100cm2
3)若**因子为化学**剂,采样液中应加入相应中和剂。
3.17.5.4 热原检查法:
1)鲎试验
本法系利用鲎试剂与**内**产生凝集反应的机理,以判断供试品中**内**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内**的量用内**单位(EU)表示。**内**国家标准品(以下简称RSE)系自大肠杆菌提取精致得到的内**。以**内**国际标准品为基准,经过协作标定,使其与国际标准品单位含义一致。RSE用于标定、复核、仲裁鲎试剂灵敏度和标定**内**工作标准品(以下简称CSE)。CSE系经RSE为基准进行标定,确定其重量的相当效价。每毫微克(1ngCSE的效价应不小于2EU,不大于 50EU,并具备均一性和稳定性的实验数据。CSE 用于试验中鲎试剂灵敏度复核、干扰试验及设置的阳性对照。
1)试验准备:试验所用器皿,需经处理,除去可能存在的外源性内**,常用的方法是250℃干烤至少 1h 180℃干烤至少2h,也可用其他适宜的方法。试验所用器皿应确证无吸附**内**的作用。试验操作过程应防止微生物的污染。
2)鲎试剂灵敏度复核:根据鲎试剂灵敏度的标示值(λ),将RSECSE用**内**检查用水(与批号鲎试剂 24h 不产生凝集反应的**注射用水,以下简称BET水)溶解,在旋涡混合器上混合 15min,然后制备成2.0λ、1.0λ、0.5λ和0.25λ等 4个浓度的内**标准溶液,每稀释一步均应在旋涡混合器上混合30s,按“检查法”项下试验,每一浓度平行做4管,同时用BET 水做 4管阴性对照,如*大浓度(2.0λ)4管为阳性,*低浓度(0.25λ)4管均为阴性,阴性对照 4 管均为阴性,按下式计算反应终点浓度的几何平均值即为鲎试剂灵敏度的测定值(λc)。
λc=lg-1(∑X/4
式中 X 为反应终点浓度的对数值(lg)。反应终点浓度是系列浓度递减的内**溶液中*后一个呈阳性结果的浓度。
当λc 0.5λ~2.0λ(包括 0.5λ 2.0λ)时,方可用于**内**检查,并以λ为该批鲎试剂的灵敏度。每批新的鲎试剂在用于试验前都要进行灵敏度的复核。
鲎试剂灵敏度定义为在本检查法规定的条件下能检测出标准溶液或供试品溶液中的*低内**浓度,用EU/ml 表示。
3)供试品干扰试验:按“鲎试剂灵敏度复核”项下试验,用 BET 水和未检出内**的供试品溶液或其不超过*大有效稀释倍数(MVD)的稀释液分别制成含 CSE2.0λ、λ、0.5λ和0.25λ等4种浓度的内**溶液。用BET水和供试品溶液或稀释液制成的每一浓度平行做4管,另取BET水和供试品溶液或稀释液各做4管阴性对照。如标准溶液*大浓度(2.0λ)4管均为阳性,*低浓度(0.25λ)4 管均为阴性,两种阴性对照 8 管均为阴性时,按下式计算用BET水制成的内**标准溶液的反应终点浓度的几何平均值(Es)和用供试品溶液或稀释液制成的内**溶液的反应终点浓度的几何平均值(Et)
Es =lg-1(∑Xs/4
Et =lg-1(∑Xt/4
式中Xs Xt 分别为用BET水和供试品溶液或稀释液制成的内**溶液的反应终点浓度的对数值(lg)。
Et 0.5Es2.0Es(包括 0.5Es 2.0Es)时,则认为供试品在该浓度下不干扰试验,否则需进行适当处理后重复试验,或使用更灵敏的鲎试剂,对供试品进行更大倍数稀释,是排除干扰因素的简单有效的方法。每个品种要求至少对3个批号的供试品进行干扰试验,若鲎试剂的来源、供试品的配方或生产工艺有变化时,须重复进行干扰试验。
供试品的*大有效稀释倍数MVD)按下式计算:
MVD = L/λ
L为供试品的**内**限值,以 EU/ml 表示,当正文中的限值以 EU/mg EU/U 表示时,应乘以供试品溶液的浓度,再以所得值代入上式。
4)检查法:取装有 0.1ml 鲎试剂溶液的 10mm×75mm试管或 0.1ml/支规格的鲎试剂原安瓿 6 支,其中2 支加入 0.1ml 0.2ml 供试品溶液(其稀释倍数不得超过MVD)作为供试品管,2支分别加入 0.1ml 0.2ml BET水将 CSE 制成的2.0λ    0.25λ浓度的标准内**溶液,1 支加入0.1ml 0.2mlBET水作为阴性对照,1 支加入0.1ml 0.2ml供试品阳性对照溶液(相当于用供试品溶液将CSE 制成 2λ浓度的内**溶液)作为阳性对照管。将试管中溶液轻轻混匀后,封闭管口,垂直放入 37℃±1水浴或适宜恒温器中,保温 60min±2min。保温和拿取试管过程应避免受到振动造成假阴性结果。
5) 结果判断: 将试管从水浴中轻轻取出,缓缓倒转 180°时,管内凝胶不变形,不从管壁滑脱者为阳性,记录为(+);凝胶不能保持完整并从管壁滑脱者为阴性,记录为(-)。供试品 2 管均为(-),应认为符合规定。当供试品的稀释倍数等于 MVD 时,如 2 管均为(+),应认为不符合规定;如两管中 1 管为(+),1 管为(-),按上述方法复试,其中供试品管增加为 4 管,供试品 4 管中如有 1 管为(+),即认为不符合规定。若**次试验时供试品的稀释倍数小于 MVD 而结果出现 2 管均为(+)或 2管中 1 管为(+),1 管为(-)时,按同样方法复试和判定,复试时要求将其稀释至 MVD 。加入标准内**溶液的 2 管中*大浓度(2.0λ)管应为(+),*低浓度(0.25λ)管应为(-)。供试品阳性对照均应为(+),阴性对照均应为(-),否则试验无效。
2)动物试验法:
1)原理: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在规定的时间内,观察家兔体温升高情况,以判定供试品中所含热原的限度是否符合规定。
2)供试家兔:试验用的家兔应健康无伤,体重 1.7 kg3.0kg,雌兔应无孕。预测体温前 7 日起,即应用同一饲料饲养。在此期间内,体重应不减轻,精神、食欲、排泄等不得有异常现象。未经使用于热原检查的家兔,或供试品判定为符合规定,但组内升温达0.6的家兔;或供试品判定为不符合规定,但其组内家兔平均升温未达0.8℃,且已休息两周以上的家兔;或三周内未曾使用的家兔,均应在检查供试品前3d7d内预测体温,进行挑选。挑选试验的条件与检查供试品时相同,仅不注射药液,每隔1h测量体温 1 次,共测4 次,4次体温均在 38.0℃~39.6的范围内,且*高*低体温的差数不超过 0.4的家兔,方可供热原检查用。用于热原检查后的家兔,如供试品判定为符合规定,至少休息2d方可供第 2次检查用。用于热原检查后的家兔,如供试品判定为不符合规定,且其组内家兔平均升温达0.8或更高时,则组内全部家兔不再使用,每一家兔的使用次数,用于一般药品的检查,不应超过10 次。
3)试验前的准备:在作热原检查前 1d2d,供试用家兔应尽可能处于同一温度的环境中,实验室和饲养室的温度相差不得大于5℃,实验室的温度应在 17℃~28℃,在试验全部过程中,应注意室温变化不得大于3℃,应避免噪音干扰。家兔在试验前至少1h 开始停止给食并置于适宜的装置中,直至试验完毕。家兔体温应使用精密度为±0.1℃的肛温计,或其他同样**的测温装置。肛温计插入**的深度和时间各兔应相同,深度一般约为6cm,时间不得少于1min,每隔30 min60min测量体温 1 次,一般测量2 次,两次体温之差不得超过 0.2℃,以此两次体温的平均值作为该兔的正常体温。当日使用的家兔,正常体温应在38.0℃~39.6℃的范围内,且各兔间正常体温之差不得超过 1℃。
4)试验用的注射器、针头及一切和供试品溶液接触的器皿,应置烘箱中用250加热 30min或用 180℃加热2h,也可用其他适宜的方法除去热原。
5)检查法:取适用的家兔 3 只,测定其正常体温后 15min 内,自耳静脉缓缓注入规定剂量并温热至约 38℃的供试品溶液,然后每隔 1h 按前法测量其体温1 次,共测 3次,以 3 次体温中*高一次减去正常体温,即为该兔体温的升高度数。如 3 只家兔中有 1 只体温升高 0.6 0.6以上,或 3 只家兔体温升高均低于 0.6℃,但升高的总数达 1.4 1.4以上,应另取 5 只家兔复试,检查方法同上。
6)结果判定:在初试 3只家兔中,体温升高均低于 0.6℃,并且3 只家兔体温升高总数低于 1.4℃,或在复试的5 只家兔中,体温升高 0.60.6以上的兔数仅有1 只,并且初试,复试合并 8 只家兔的体温升高总数为 3.53.5℃以下,均认为供试品符合热原检查条例规定。
在初试 3 只家兔中,体温升高 0.6 0.6以上的家兔超过 1 只,或在复试的 5 只家兔中,体温升高 0.6 0.6以上的兔数超过 1 只,或在初试、复合并8 只家兔的体温升高总数超过 3.5℃,均认为供试品的热原检查不符合规定。
3.17.6 手和皮肤黏膜**效果监测
3.17.6.1 采样时间:在**后立即采样。
3.17.6.2 采样方法
(1) 手的采样: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在双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 2 (一只手涂擦面积约 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投入 10ml 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立即送检。
(2) 皮肤粘膜采样: 5cm×5cm 的标准**规格板,放在被检皮肤处,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 1 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 5 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后,将棉拭子投入 10ml 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试管内,立即送检。不规则的粘膜皮肤处可用棉拭子直接涂擦采样。
3.17.6.3 检测方法
(1) **总数检测:将采样管在混匀器上振荡20s或用力振打 80 次,用无菌吸管吸取 1.0ml 待检样品接种于**平皿,每一样本接种2个平皿,内加入已溶化的 45℃~48的营养琼脂 15ml18ml,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置 36℃±1℃温箱培养 48h,计数菌落数。
采样结果计算方法:
 
                                 平板上菌落数 × 稀释倍数
        **总数(cfu/cm2)=────────────────
采样面积(cm2)
 
(2) 致病菌检测:3.17.15的原则执行。
3.17.6.4 结果判定
(1) **洗手
Ⅰ、Ⅱ类区域工作人员:**总数≤5cfu/cm2,并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孢菌为**合格。
Ⅲ类区域工作人员:**总数≤10cfu/cm2,并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合格。
Ⅳ类区域工作人员:**总数≤15cfu/cm2,并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合格。
母婴同室、婴儿室、新生儿室及儿科病房的工作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菌、大肠杆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合格。
(2)皮肤黏膜:参照手的卫生学标准执行。
3.17.6.5 注意事项
皮肤粘膜采样处,若表面不足5cm×5cm 可用相应面积的规格板采样。
3.17.7 物品和环境表面**效果的监测
3.17.7.1 采样时间:在**处理后进行采样。
3.17.7.2 采样方法:5cm×5cm 的标准**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采样面积≥100cm2,连续采样 4个,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 1 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 5 次,并随之转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后,将棉拭子投入 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立即送检。
门把手等不规则物体表面用棉拭子直接涂擦采样。
3.17.7.3 检测方法
     (1)**总数检测:检测方法按3.17.6.31执行。小型物体表面的结果计算,用 cfu/件表示。
(2) 致病菌检测:检测方法按3.17.15原则执行。
3.17.7.4 结果判定
Ⅰ、Ⅱ类区域:**总数≤5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合格。
Ⅲ类区域**:总数≤10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合格。
Ⅳ类区域**:总数≤15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合格。
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室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不得检出沙门菌。
3.17.7.5 注意事项
(1) 采样时间: 3.17.5.1 执行。
(2) 样本量及处理: 3.17.5.2(1) 执行。
3.17.8 空气**效果的监测
3.17.8.1 采样时间:在**处理后、操作前进行采样。
3.17.8.2 采样方法:平板暴露法
(1) 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室内面积>30m2,设 4 角及中央 5 点,4 角的布点部位距墙壁 1m 处。
(2) 采样方法: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直径为 9cm)放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高度为距地面 1.5m 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扣放于平板旁,暴露 5min,盖好立即送检。
3.17.8.3 检测方法:按照2.1.3要求进行。
平板暴露法结果计算公式:
**总数(cfu/m3=50000N/A × T
式中A为平板面积(cm2);T为平板暴露时间(min);N为平均菌落数(cfu)。
3.17.8.4 结果判定
Ⅰ类区域:**总数≤10cfu/m3(0.2cfu/平板),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合格;
Ⅱ类区域:**总数≤200cfu/m3(4cfu/平板),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合格;
Ⅲ类区域:**总数≤500cfu/m3(10cfu/平板),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合格。
3.17.8.5 注意事项
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 进行采样。
3.17.9 **液的监测
3.17.9.1 常用**液有效成分测定
1)有效氯含量测定:按2.2.1.2.1 的方法进行。
2有效碘含量的测定按 2.2.1.2.2 的方法进行。
上二种**剂的简易浓度试纸测定法按 4.3.5.2 的方法进行;水中余氯测定按 4.3.5.3 的方法进行。
(3)戊二醛(C5H8O2)含量的测定按2.2.1.2.8的方法进行。
4)过氧化氢(H2O2)浓度的测定:按2.2.1.2.4的方法进行。
(5)过氧乙酸(C2H4O3)浓度的测定:按2.2.1.2.3的方法进行。
(6)二氧化氯(ClO2) 含量的测定:按2.2.1.2.6的方法进行。
(7)二溴海因含量测定:按2.2.1.2.6的方法进行。
8)乙醇含量测定:按2.2.1.2.10的方法进行。
9)醋酸氯己定(C22H30Cl2N10·2C2H4O2) 含量的测定:2.2.1.2.11的方法进行。
(10)臭氧含量测定:按2.2.1.2.5的方法进行。
(11)苯扎溴铵含量测定按2.2.1.2.12的方法进行。
3.17.9.2 使用中**液染菌量测定
(1) 检测方法:
1)涂抹法:用无菌吸管吸取**液1.0ml,加入 9.0ml含有相应中和剂的采样管内混匀,用无菌吸管吸取上述溶液0.2ml,滴于干燥普通琼脂平板,每份样品同时做2个平行样,一平板置20培养7d,观察霉菌生长情况,另一个平板置35℃温箱培养72h记数菌落数,同时按 3.17.15的原则检测致病菌。
**液染菌量(cfu/ml)=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 × 50
2)倾注法:用无菌吸管吸取**液 1.0ml,加入到9.0ml 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生理盐水采样管中混匀,分别取 0.5ml 放入2 只**平皿内,加入已熔化的 45℃~48的营养琼脂15ml18ml,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一平板置 20℃培养7d,观察霉菌生长情况;另一个平板置36℃±1℃培养72h,计数菌落数,同时按 3.17.15的原则检测致病菌。
**液染菌量(cfu/ml)=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 × 20
(2) 结果判断:**液染菌量≤100cfu/ml,并未检出致病菌为合格。
(3) 注意事项:采样后 1h 内检测。
3.17.10 餐具**效果监测
3.17.10.1 采样时间:在**后、使用前进行采样。
3.17.10.2 采样方法:2.0cm×2.5cm **滤纸片于无菌洗脱液中浸湿均匀,贴在食具表面,经 5min 取下,每10张滤纸合为一份样本(相当于50cm2采样面积),投入含 50ml生理盐水的100ml 三角烧瓶中,于 4h内送检。
3.17.10.3 检测方法
(1) **总数的检测:3.17.6.3.(1)执行。
(2) 大肠菌群的检测: 1ml 采样液,加入相应的单倍或双倍乳糖胆盐发酵管内,置 37℃温箱培养 24h,若乳糖胆盐发酵管不产酸不产气,则可报告大肠菌群阴性。如果有疑虑则进行分离培养。
3.11.5.5 纺织品:**总数≤5cfu/cm2,大肠菌群未检出。
3.17.10.5 注意事项:餐具若用化学**剂**,采样液中应加入相应中和剂。
3.17.11 卫生洁具**效果监测
(1) 采样时间:在**后、使用前进行采样。
(2) 采样方法:便器、尿壶等容器可用沾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反复涂擦容器的内表面及内口处,剪去手接触部位后,将棉拭子投入 5ml 无菌生理盐水试管中,立即送检。
拖把、抹布等物品可用无菌的方法剪取1cm×3cm,直接投入 5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生理盐水中,立即送检。
(3)检测方法:将采样管在混匀器上振荡20s或用力振打 80 次,取采样液按 3.17.15的原则检测致病菌。
(4)结果判定:未检出致病菌为**合格.
3.17.12 内镜****效果的监测
3.17.12.1 采样时间:在****后、使用前进行采样。
3.17.12.2 采样方法:用沾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被检内镜上从镜头至镜身反复涂擦,剪去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投入到 5ml含相应中和剂的生理盐水采样管中,立即送检。
3.17.12.3 检测方法
(1)**总数的检测:3.17.6.3.(1)执行。
(2)致病菌检测:将采样管在混匀器上振荡20s或用力振打 80 次,按3.17.15原则检测致病菌。
3.17.12.4 结果判定:**后内镜,未检出任何微生物为合格。
**后的内镜,**总数≤20cfu/件,并未检出致病菌为合格。
3.17.12.5 注意事项:采样面积按3.17.7.2执行。
3.17.13 医用污物**效果监测
3.17.13.1 采样时间:在**后、清运前进行采样。
3.17.13.2 焚化**效果监测:可焚化物品的**效果监测,以污物燃烧充分、彻底为标准进行直接检查。
3.17.13.3 碱化**效果监测:以熟石灰为**剂的碱化**,日常监测以pH为指标。**后30min 检查 pH值,若pH=12,继续作用 24h 为**合格。
3.17.13.4 氯化**效果监测:氯化**效果的日常监测,以余氯量为指标,在**接触时间 2h 后测定余氯量,余氯量>200mg/L,为**合格。
3.17.13.5 其它**因子**效果监测。
(1)采样方法: 1ml **后待检污物(固体称取2g),置于 5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中,立即送检。
(2)检测方法:将采样管在混匀器上振荡20s或用力振打80次,取采样液按17.15原则检测致病菌。
3.17.13.6 结果判定:未检出致病菌为**合格。
3.17.14 织物**效果监测
3.17.14.1 采样时间:在**烘干后进行采样。
3.17.14.2 采样方法:3.17.7.2的原则执行。
3.17.14.3 检测方法:3.17.15的原则检测致病菌。
3.17.14.4 结果判定:未检出致病菌为**合格。
3.17.15 致病菌的检测
3.17.15.1 检测原则:致病菌的检测依据污染情况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
3.17.15.2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
(1)增菌、分离
取采样液 1ml,接种于 5ml SCDLP 液体培养基中,于36℃±1℃增菌 24h。取 1 白金耳上述增菌液,在血平板上作划线分离,36℃±1℃培养 24h
(2)观察菌落特征:在血琼脂平板上菌落形态为金黄色、圆形凸起、表面光滑、周围有溶血圈。
(3)镜检:挑取典型菌落作涂片染色镜检,镜下为革兰阳性、成葡萄状排列的球菌。
(4)生化反应:取可疑菌落作触酶、葡萄糖发酵、血浆凝固酶、甘露醇发酵、新生霉素敏感试验,均为阳性者即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1)甘露醇发酵试验:取上述可疑菌落接种于甘露醇培养基,于36℃±1℃培养 24 h,发酵甘露醇产酸者为阳性。
2)血浆凝固试验:①玻片法:洁净玻片一端滴一滴**生理盐水,另一端滴一滴血浆,用白金耳挑取菌落分别与生理盐水和血浆混匀,5min 内观察有无固体颗粒状物,若血浆出现凝块,生理盐水均匀混浊为阳性,两者均混浊为阴性。②试管法:吸取1:4新鲜血 0.5ml,放在**小试管中,再加入等量待检菌 24h 肉汤培养物,混匀后放入36℃±1℃孵箱中,同时以已知血浆凝固酶阳性和阴性菌肉汤培养物作对照,每 30s.观察一次,6h 内出现凝块者为阳性。
3.17.15.3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检测
(1)增菌、分离:取样品 1ml,接种于1%葡萄糖肉汤,37℃增菌24h。取 1白金耳增菌液在血平板上作划线分离,36℃±1℃培养 24h
(2)观察菌落特征:菌落形态为灰白色、半透明或不透明、针尖状突起、表面光滑、边缘整齐、周围有β溶血圈。
(3)镜检:挑取典型菌落作涂片染色镜检,镜下为革兰阳性、呈链状排列的球菌。
(4)生化反应:取可疑菌落作如下生化试验,如触酶阴性、链激酶试验阳性、对杆菌肽敏感者,即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链激酶试验:吸取草酸钾血浆 0.2ml0.02g 草酸钾加 5ml 人血浆混匀,经离心沉淀,吸取上清),加入 0.8ml **生理盐水混匀后再加入待检菌 24h 肉汤培养物 0.5ml 0.25% 氯化钙 0.25ml,混匀,放入36℃±1℃水浴中,每min 观察一次(一般 10min内可凝固),待血浆凝固后继续观察并记录溶化的时间,如2h 内不溶化,移入孵箱观察 24h 的结果,如全部溶化为阳性;24h 仍不溶解者为阴性。
杆菌肽敏感试验:将被检菌浓菌液涂于血平板上,用**镊子取含菌 0.04 单位杆菌肽纸片放在平板表面上。同时以已知阳性菌株作对照,于36℃±118h24h,有抑菌带者为阳性。
3.17.15.4 沙门菌检测:参照GB4789.4 (食品中沙门菌检测方法) 
3.17.16 试剂与培养基的配制:按附录A 进行。
 

 
下一篇: 污物的**处理
上一篇: 常用**方法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18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