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日期:2024-05-20 04:10
浏览次数:10736
摘要: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地下水的环境监测,包括向国家直接报送监测数据的国控监测井,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市(地)级、县级控制监测井的背景值监测和污染控制监测。
本规范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水和卤水。
1.2 引用标准
以下标准和规范所含条文,在本规范中被引用即构成本规范的条文,与本规范同效。
GB6816 水质 词汇 **部分和**部分
GB12997 水质 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
GB12998 水质 采样技术指导
GB12999  水质采样 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GB8170  数值修约规则
GB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卫生部卫法监发[2001]161号文,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
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新版本。
1.3 术语
1.3.1
地下水  groundwater
狭义指埋藏于地面以下岩土孔隙、裂隙、溶隙饱和层中的重力水,广义指地表以下各种形式的水。
1.3.2
重力水  gravity water
岩土中在重力作用下能自由运动的地下水。
1.3.3
含水层  aquifer
能够贮存、渗透的饱水岩土层。
1.3.4
隔水层  confining bed
结构致密、透水性极弱的导水速率不足以对井或泉提供明显水量的岩土层。
1.3.5
包气带  aeration zone
地面以下潜水面以上与大气相通的地带。
1.3.6
上层滞水  perched water
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上所积聚的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1.3.7
潜水  hpreatic water
地表以下、**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
1.3.8
承压水  confined water
充满于上、下两个相对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对顶板产生静水压力的地下水。
1.3.9
含水介质  water-bearingmedium
赋存地下水且水流在其中运动的岩土物质。
1.3.10
孔隙水  pore water
存在于岩土体孔隙中的重力水。
1.3.11
裂隙水  fissure water
贮存于岩体裂隙中的重力水。
1.3.12
岩溶水  karst water
贮存于可溶性岩层溶隙(穴)中的重力水。
1.3.13
泉  spring
地下水的天然露头。
1.3.14
矿泉  mineral spring
含有一定数量矿物质和气体,有时水温超过20℃的泉。
1.3.15
水文地质条件 hydrogeologicalcondition
地下水埋藏、分布、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水质和水量及其形成地质条件等的总称。
1.3.16
水文地质单元  hydrogeologicunit
具有统一补给边界和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地下水系统。
1.3.17
地下水埋深(地下水埋藏深度)  buried depthgroundwater table
从地表面至地下水潜水面或承压水面的垂直深度。
1.3.18
水位  stage
自由水面相对于某一基面的高程。
1.3.19
静水位(天然水位)  static water level(Natural water level)
抽水前井孔中的稳定地下水位。
1.3.20
动水位  dynamic waterlevel
抽水试验过程中井孔内某一时刻的水位。
1.3.21
水深 depth
水体的自由水面到其床面的竖直距离。
1.3.22
地下热水 geothermal water
温度显著高于当地平均气温,或高于观测深度内围岩温度的地下水。
1.3.23
地下盐水  saltgroundwater
总矿化度在10~50g/L之间的地下水。
1.3.24
地下卤水  undergroundbrine
总矿化度大于50g/L的地下水。
1.3.25
矿水  mineral water
含有某些特殊组分或气体,或者有较高温度、具有医疗作用的地下水。
1.3.26
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区  region of groundwaterdepression cone
开采某一含水层,当开采量持续大于补给量时,形成地下水面向下凹陷、形似漏斗状的水位下降区。
1.3.27
地下水污染  groundwaterpollution
污染物沿包气带竖向入渗,并随地下水流扩散和输移导致地下水体污染的现象。
1.3.28
自净 self-purification
水体依靠自身能力,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面的作用下使水体中污染物无害化或污染物浓度下降的过程。
1.3.29
地下水水质监测  monitoring ofgroundwater quality
为了掌握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和地下水体中污染物的动态变化,对地下水的各种特性指标取样、测定,并进行记录或发生讯号的程序化过程。
1.3.30
水样  water sample
为检验各种水质指标,连续地或不连续地从特定的水体中取出尽可能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水。
1.3.31
采样  sampling
为检验各种规定的水质特性,从水体中采集具有代表性水样的过程。
1.3.32
瞬时水样  snap sample
从水体中不连续地随机(就时间和地点而言)采集的单一样品。
1.3.33
自动采样  automaticsampling
采样过程中不需人干预,通过仪器设备按预先编定的程序进行连续或不连续的采样。
2 地下水监测点网设计
2.1 监测点网布设原则
2.1.1在总体和宏观上应能控制不同的水文地质单元,须能反映所在区域地下水系的环境质量状况和地下水质量空间变化;
2.1.2监测重点为供水目的的含水层;
2.1.3监控地下水重点污染区及可能产生污染的地区,监视污染源对地下水的污染程度及动态变化,以反映所在区域地下水的污染特征;
2.1.4能反映地下水补给源和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力联系;
2.1.5监控地下水水位下降的漏斗区、地面沉降以及本区域的特殊水文地质问题;
2.1.6考虑工业建设项目、矿山开发、水利工程、石油开发及农业活动等对地下水的影响;
2.1.7监测点网布设密度的原则为主要供水区密,一般地区稀;城区密,农村稀;地下水污染严重地区密,非污染区稀。尽可能以*少的监测点获取足够的有代表性的环境信息;
2.1.8考虑监测结果的代表性和实际采样的可行性、方便性,尽可能从经常使用的民井、生产井以
及泉水中选择布设监测点;
2.1.9监测点网不要轻易变动,尽量保持单井地下水监测工作的连续性;
2.2 监测点网布设要求
2.2.1在布设监测点网前,应收集当地有关水文、地质资料,包括:
2.2.1.1 地质图、剖面图、现有水井的有关参数(井位、钻井日期、井深、成井方法、含水层位置、抽水试验数据、钻探单位、使用价值、水质资料等)。
2.2.1.2 作为当地地下水补给水源的江、河、湖、海的地理分布及其水文特征(水位、水深、流速、流量),水利工程设施,地表水的利用情况及其水质状况;
2.2.1.3 含水层分布,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方向,地下水质类型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2.2.1.4 对泉水出露位置,了解泉的成因类型、补给来源、流量、水温、水质和利用情况;
2.2.1.5 区域规划与发展、城镇与工业区分布、资源开发和土地利用情况,化肥农药施用情况,水污染源及污水排放特征。
2.2.2国控地下水监测点网密度一般不少于每100km20.1眼井,每个县至少应有1~2眼井,平原(含盆地)地区一般为每100km20.2眼井,重要水源地或污染严重地区适当加密,沙漠区、山丘区、岩溶山区等可根据需要,选择典型代表区布设监测点。省控、市控地下水监测点网密度可根据2.1和2.2.3的要求自定。
2.2.3在下列地区应布设监测点(监测井)
2.2.3.1 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地区;
2.2.3.2 饮水型地方病(如高氟病)高发地区;
2.2.3.3 对区域地下水构成影响较大的地区,如污水灌溉区、垃圾堆积处理场地区、地下水回灌区及大型矿山排水地区等。
2.3 监测点(监测井)设置方法
2.3.1背景值监测井的布设
为了解地下水体未受人为影响条件下的水质状况,需在研究区域的非污染地段设置地下水背景值监测井(对照井)。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单元状况和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在污染区外围地下水水流上方垂直水流方向,设置一个或数个背景值监测井。背景值监测井应尽量远离城市居民区、工业区、农药化肥施放区、农灌区及交通要道。
2.3.2污染控制监测井的布设
污染源的分布和污染物在地下水中扩散形式是布设污染控制监测井的首要考虑因素。各地可根据当地地下水流向、污染源分布状况和污染物在地下水中扩散形式,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布设污染控制监测井,监测重点是供水水源地保护区。
2.3.2.1 渗坑、渗井和固体废物堆放区的污染物在含水层渗透性较大的地区以条带状污染扩散,监测井应沿地下水流向布设,以平行及垂直的监测线进行控制。
2.3.2.2 渗坑、渗井和固体废物堆放区的污染物在含水层渗透性小的地区以点状污染扩散,可在污染源附近按十字形布设监测线进行控制。
2.3.2.3 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物沿河渠排放或渗漏以带状污染扩散时,应根据河渠的状态、地下水流向和所处的地质条件,采用网格布点法设垂直于河渠的监测线。
2.3.2.4 污灌区和缺乏卫生设施的居民区生活污水易对周围环境造成大面积垂直的块状污染,应以平行和垂直于地下水流向的方式布设监测点。
2.3.2.5 地下水位下降的漏斗区,主要形成开采漏斗附近的侧向污染扩散,应在漏斗中心布设监控测点,必要时可穿过漏斗中心按十字形或放射状向外围布设监测线。
2.3.2.6 透水性好的强扩散区或年限已久的老污染源,污染范围可能较大,监测线可适当延长,反之,可只在污染源附近布点。
2.3.3区域内的代表性泉、自流井、地下长河出口应布设监测点。
2.3.4为了解地下水与地表水体之间的补(给)排(泄)关系,可根据地下水流向在已设置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地表水体设置垂直于岸边线的地下水监测线。
2.3.5选定的监测点(井)应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确认。一经确认不准任意变动。确需变动时,需征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重新进行审查确认。
2.4 监测井的建设与管理
2.4.1应选用取水层与监测目的层相一致、且是常年使用的民井、生产井为监测井。监测井一般不专门钻凿,只有在无合适民井、生产井可利用的重污染区才设置专门的监测井。
2.4.2监测井应符合以下要求
2.4.2.1 监测井井管应由坚固、耐腐蚀、对地下水水质无污染的材料制成。
2.4.2.2 监测井的深度应根据监测目的、所处含水层类型及其埋深和厚度来确定,尽可能超过已知*大地下水埋深以下2m。
2.4.2.3 监测井顶角斜度每百米井深不得超过2°。
2.4.2.4 监测井井管内径不宜小于0.1m。
2.4.2.5 滤水段透水性能良好,向井内注入灌水段1m井管容积的水量,水位复原时间不超过10min,滤水材料应对地下水水质无污染。
2.4.2.6 监测井目的层与其它含水层之间止水良好,承压水监测井应分层止水,潜水监测井不得穿透潜水含水层下的隔水层的底板。
2.4.2.7 新凿监测井的终孔直径不宜小于0.25m,设计动水位以下的含水层段应安装滤水管,反滤层厚度不小于0.05m,成井后应进行抽水洗井。
2.4.2.8 监测井应设明显标识牌,井(孔)口应高出地面0.5~1.0m,井(孔)口安装盖(保护帽),孔口地面应采取防渗措施,井周围应有防护栏。监测水量监测井(或自流井)尽可能安装水量计量装置,泉水出口处设置测流装置。
2.4.3水位监测井不得靠近地表水体,且必须修筑井台,井台应高出地面0.5m以上,用砖石浆砌,并用水泥沙浆护面。人工监测水位的监测井应加设井盖,井口必须设置固定点标志。
2.4.4在水位监测井附近选择适当建筑物建立水准标志。用以校核井口固定点高程。
2.4.5监测井应有较完整的地层岩性和井管结构资料,能满足进行常年连续各项监测工作的要求。
2.4.6监测井的维护管理
2.4.6.1 应指派专人对监测井的设施进行经常性维护,设施一经损坏,必须及时修复。
2.4.6.2 每两年测量监测井井深,当监测井内淤积物淤没滤水管或井内水深小于1m时,应及时清淤或换井。
2.4.6.3 每5年对监测井进行一次透水灵敏度试验,当向井内注入灌水段1m井管容积的水量,水位复原时间超过15min时,应进行洗井。
2.4.6.4 井口固定点标志和孔口保护帽等发生移位或损坏时,必须及时修复。
2.4.6.5 对每个监测井建立《基本情况表》(见表2-1),监测井的撤销、变更情况应记入原监测井的《基本情况表》内,新换监测井应重新建立《基本情况表》。

 
表2-1  地下水监测井基本情况表
监测井编号
 
位置
      市(县)       区(乡、镇)         街(村)      号    方向距离     m
东径        °     ′       ″,北纬        °     ′        ″
 
监测井名称
 
 
监测井类型
 
 
成井单位
 
成井日期
 
建立资料日期
 
 
井深(m)
 
井径(mm)
 
井口标高(m)
 
 
静水位标高(m)
 
流域(水系)
 
地面高程(m)
 
 
地下水类型
地层结构
监测井地理位置图
监测井撤销、变更说明
 
埋藏
条件
含水介质类型
使用功能
深度
(m)
厚度
(m)
地层结构
岩性描述
 
     年    月    日
 
 
 
 
 
 
 
 
 
 
 
注:“埋藏条件”按滞水、潜水、承压水填写,“含水介质类型”按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填写。

 
3 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现场监测
3.1 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
3.1.1确定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的原则
3.1.1.1 依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监测井使用功能,结合当地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实际情况,力求以*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有时间代表性的样品,达到**反映区域地下水质状况、污染原因和规律的目的。
3.1.1.2 为反映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地下水采样频次与时间尽可能与地表水相一致。
3.1.2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
3.1.2.1 背景值监测井和区域性控制的孔隙承压水井每年枯水期采样一次。
3.1.2.2 污染控制监测井逢单月采样一次,全年六次。
3.1.2.3 作为生活饮用水集中供水的地下水监测井,每月采样一次。
3.1.2.4 污染控制监测井的某一监测项目如果连续2年均低于控制标准值的五分之一,且在监测井附近确实无新增污染源,而现有污染源排污量未增的情况下,该项目可每年在枯水期采样一次进行监测。一旦监测结果大于控制标准值的五分之一,或在监测井附近有新的污染源或现有污染源新增排污量时,即恢复正常采样频次。
3.1.2.5 同一水文地质单元的监测井采样时间尽量相对集中,日期跨度不宜过大。
3.1.2.6 遇到特殊的情况或发生污染事故,可能影响地下水水质时,应随时增加采样频次。
3.2 采样技术
3.2.1采样前的准备
3.2.1.1 确定采样负责人
采样负责人负责制定采样计划并组织实施。采样负责人应了解监测任务的目的和要求,并了解采样监测井周围的情况,熟悉地下水采样方法、采样容器的洗涤和样品保存技术。当有现场监测项目和任务时,还应了解有关现场监测技术。
3.2.1.2 制定采样计划
采样计划应包括:采样目的、监测井位、监测项目、采样数量、采样时间和路线、采样人员及分工、采样质量保证措施、采样器材和交通工具、需要现场监测的项目、**保证等。
3.2.1.3 采样器材与现场监测仪器的准备
采样器材主要是指采样器和水样容器。
(1) 采样器
地下水水质采样器分为自动式和人工式两类,自动式用电动泵进行采样,人工式可分活塞式与隔膜式,可按要求选用。
地下水水质采样器应能在监测井中准确定位,并能取到足够量的代表性水样。
采样器的材质和结构应符合《水质采样器技术要求》中的规定。
(2) 水样容器的选择及清洗
水样容器的选择原则
a.容器不能引起新的沾污;
b.容器壁不应吸收或吸附某些待测组分;
c.容器不应与待测组分发生反应;
d.能严密封口,且易于开启;
e.容易清洗,并可反复使用。
水样容器选择、洗涤方法和水样保存方法见附录A。表中所列洗涤方法指对在用容器的一般洗涤方法。如新启用容器,则应作更充分的清洗,水样容器应做到定点、定项。
(3) 现场监测仪器
对水位、水量、水温、pH值、电导率、浑浊度、色、臭和味等现场监测项目,应在实验室内准备好所需的仪器设备,**运输到现场,使用前进行检查,确保性能正常。
3.2.2采样方法
3.2.2.1 地下水水质监测通常采集瞬时水样。
3.2.2.2 对需测水位的井水,在采样前应先测地下水位。
3.2.2.3 从井中采集水样,必须在充分抽汲后进行,抽汲水量不得少于井内水体积的2倍,采样深度应在地下水水面0.5m以下,以保证水样能代表地下水水质。
3.2.2.4对封闭的生产井可在抽水时从泵房出水管放水阀处采样,采样前应将抽水管中存水放净。
3.2.2.5 对于自喷的泉水,可在涌口处出水水流的中心采样。采集不自喷泉水时,将停滞在抽水管的水汲出,新水更替之后,再进行采样。
3.2.2.6 采样前,除五日生化需氧量、有机物和**类监测项目外,先用采样水荡洗采样器和水样容器2~3次。
3.2.2.7 测定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项目的水样,采样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隙。但对准备冷冻保存的样品则不能注满容器,否则冷冻之后,因水样体积膨胀使容器破裂。测定溶解氧的水样采集后应在现场固定,盖好瓶塞后需用水封口。
3.2.2.8 测定五日生化需氧量、硫化物、石油类、重金属、**类、放射性等项目的水样应分别单独采样。
3.2.2.9 各监测项目所需水样采集量见附录A,附录A中采样量已考虑重复分析和质量控制的需要,并留有余地。
3.2.2.10 在水样采入或装入容器后,立即按附录A的要求加入保存剂。
3.2.2.11 采集水样后,立即将水样容器瓶盖紧、密封,贴好标签,标签设计可以根据各站具体情况,一般应包括监测井号、采样日期和时间、监测项目、采样人等。
3.2.2.12 用墨水笔在现场填写《地下水采样记录表》,字迹应端正、清晰,各栏内容填写齐全。
3.2.2.13 采样结束前,应核对采样计划、采样记录与水样,如有错误或漏采,应立即重采或补采。
3.2.3采样记录
地下水采样记录包括采样现场描述和现场测定项目记录两部分,各省可按表3-1的格式设计全省统一的采样记录表。每个采样人员应认真填写《地下水采样记录表》。 
表3-1  地下水采样记录表
监测站名 
 
 
 
 
 
 
                         
采样日期
(m)
(℃)
现场测定记录
样品
性状
样品瓶
数量
水位(m)
水量(m3/s)
水温(℃)
嗅和味
浑浊度
肉眼
可见物
pH
电导率(μS/cm)
 
 
 
 
 
 
 
 
 
 
 
 
 
 
 
 
 
 
 
 
 
 
 
 
 
 
 
 
 
 
 
 
 
 
 
 
 
 
 
 
 
 
 
 
 
 
 
 
 
 
 
 
 
 
 
 
 
 
 
 
 
 
 
 
 
 
 
 
 
 
 
 
 
 
 
 
 
 
 
 
 
 
 
 
 
 
 
 
 
 
 
 
 
 
 
 
 
 
 
 
 
 
 
 
 
 
 
 
 
 
 
 
 
 
 
 
 
 
 
 
 
 
 
 
 
 
 
 
 
 
 
 
 
 
 
 
 
 
 
 
 
 
 
 
 
 
 
 
 
 
 
 
 
 
 
 
 
 
 
 
 
 
 
 
 
 
 
 
 
 
 
 
 
 
 
 
 
 
 
 
 
 
 
 
 
 
 
 
 
固定剂加入情况
 
备注
 
 
 
 
 
 
 
 
 
 
 
 
 
 
 
 
 
 
 
 
 
 
 
 
采样人员                                        记录人员                 

 
3.3 地下水采样质量保证
3.3.1采样人员必须通过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切实掌握地下水采样技术,熟知采样器具的使用和样品固定、保存、运输条件。
3.3.2采样过程中采样人员不应有影响采样质量的行为,如使用化妆品,在采样时、样品分装时及样品密封现场吸烟等。汽车应停放在监测点(井)下风向50m以外处。
3.3.3每批水样,应选择部分监测项目加采现场平行样和现场空白样,与样品一起送实验室分析。
3.3.4每次测试结束后,除必要的留存样品外,样品容器应及时清洗。
3.3.5各监测站应配置水质采样准备间,地下水水样容器和污染源水样容器应分架存放,不得混用。地下水水样容器应按监测井号和测定项目,分类编号、固定专用。
3.3.6同一监测点(井)应有两人以上进行采样,注意采样**,采样过程要相互监护,防止中毒及掉入井中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3.4 地下水现场监测
凡能在现场测定的项目,均应在现场测定。
3.4.1现场监测项目
包括水位、水量、水温、pH值、电导率、浑浊度、色、嗅和味、肉眼可见物等指标,同时还应测定气温、描述天气状况和近期降水情况。
3.4.2现场监测方法
3.4.2.1 水位
(1) 地下水水位监测是测量静水位埋藏深度和高程。水位监测井的起测处(井口固定点)和附近地面必须测定高度。可按SL58-93《水文普通测量规范》执行,按五等水准测量标准接测。
(2) 水位监测每年2次,丰水期、枯水期各1次。
(3) 与地下水有水力联系的地表水体的水位监测,应与地下水水位监测同步进行。
(4) 同一水文地质单元的水位监测井,监测日期及时间尽可能一致。
(5) 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自记水位仪、电测水位仪或地下水多参数自动监测仪进行水位监测。
(6) 手工法测水位时,用布卷尺、钢卷尺、测绳等测具测量井口固定点至地下水水面竖直距离两次,当连续两次静水位测量数值之差不大于±1cm/10m时,将两次测量数值及其均值记入表3-1《地下水采样记录表》内。
(7) 水位监测结果以m为单位,记至小数点后两位。
(8) 每次测水位时,应记录监测井是否曾抽过水,以及是否受到附近的井的抽水影响。
3.4.2.2 水量
(1) 生产井水量监测可采用水表法或流量计法。
(2) 自流水井和泉水水量监测可采用堰测法或流速仪法。
(3) 当采用堰测法或孔板流量计进行水量监测时,固定标尺读数应**到mm。
(4) 水量监测结果(m3/s)记至小数点后两位。
3.4.2.3 水温
(1) 对下列地区应进行地下水温度监测
a、地表水与地下水联系密切地区;
b、进行回灌地区;
c、具有热污染及热异常地区。
(2) 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自动测温仪测量水温,自动测温仪探头位置应放在*低水位以下3m处。
(3) 手工法测水温时,深水水温用电阻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测量,水温计应放置在地下水面以下1m处(对泉水、自流井或正在开采的生产井可将水温计放置在出水水流中心处,并全部浸入水中),静置10min后读数。
(4) 连续监测两次,连续两次测值之差不大于0.4℃时,将两次测量数值及其均值记入表3-1《地下水采样记录表》内。
(5) 同一监测点应采用同一个温度计进行测量。
(6) 水温监测每年1次,可与枯水期水位监测同步进行。
(7) 监测水温的同时应监测气温。
(8) 水温监测结果(℃)记至小数点后一位。
3.4.2.4 pH
用测量精度高于0.1的pH计测定。测定前按说明书要求认真冲洗电极并用两种标准溶液校准pH计。
3.4.2.5 电导率
用误差不超过1%的电导率仪测定,报出校准到25℃时的电导率。
3.4.2.6 浑浊度
用目视比浊法或浊度计法测量。
3.4.2.7
(1) 黄**调地下水色度采用铂—钴标准比色法监测。
(2) 非黄**调地下水,可用相同的比色管,分取等体积的水样和去离子水比较,进行文字定性描述。
3.4.2.8 臭和味
测试人员应不吸烟,未食刺激性食物,无感冒、鼻塞症状。
(1) 原水样的臭和味
取100ml水样置于250ml锥形瓶内,振摇后从瓶口嗅水的气味,用适当词语描述,并按六级记录其强度,见表3-2。
与此同时,取少量水样放入口中(此水样应对人体无害),不要咽下去,品尝水的味道,加以描述,并按六级记录强度等级,见表3-2。
(2) 原水煮沸后的臭和味
将上述锥形瓶内水样加热至开始沸腾,立即取下锥形瓶,稍冷后按(1)法嗅气和尝味,用适当的词句加以描述,并按六级记录其强度,如表3-2。

 
表3-2  臭和味的强度等级
等级
强度
说  明
0
无任何臭和味
1
微弱
一般饮用者甚难察觉,但嗅、味敏感者可以发觉
2
一般饮用者刚能察觉
3
明显
已能明显察觉
4
已有很显著的臭和味
5
很强
有强烈的恶臭或异味
注:有时可用活性炭处理过的纯水作为无臭对照水。
3.4.2.9肉眼可见物
将水样摇匀,在光线明亮处迎光直接观察,记录所观察到的肉眼可见物。
3.4.2.10 气温
可用水银温度计或轻便式气象参数测定仪测量采样现场的气温。
3.4.3现场监测仪器设备的校准
3.4.3.1 自记水位仪和电测水位仪应每季校准一次,地下水多参数自动监测仪每月校准一次,以及时消除系统误差。
3.4.3.2 布卷尺、钢卷尺、测绳等水位测具每半年检定一次(检定量具为50m或100m的钢卷尺),其精度必须符合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允许的误差规定。
3.4.3.3 水表、堰槽、流速仪、流量计等计量水量的仪器每年检定一次。
3.4.3.4 水温计、气温计*小分度值应不大于0.2℃,*大误差不超过±0.2℃,每年检定一次。
3.4.3.5 pH计、电导率仪、浊度计和轻便式气象参数测定仪应每年检定一次。
3.4.3.6 目视比浊法和目视比色法所用的比色管应成套。
4 样品管理
4.1 样品运输
4.1.1不得将现场测定后的剩余水样作为实验室分析样品送往实验室。
4.1.2水样装箱前应将水样容器内外盖盖紧,对装有水样的玻璃磨口瓶应用聚乙烯薄膜覆盖瓶口并用细绳将瓶塞与瓶颈系紧。
4.1.3同一采样点的样品瓶尽量装在同一箱内,与采样记录逐件核对,检查所采水样是否已全部装箱。
4.1.4装箱时应用泡沫塑料或波纹纸板垫底和间隔防震。有盖的样品箱应有“切勿倒置”等明显标志。
4.1.5样品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日光照射,气温异常偏高或偏低时还应采取适当保温措施。
4.1.6运输时应有押运人员,防止样品损坏或受沾污。
4.2 样品交接
样品送达实验室后,由样品管理员接收。
4.2.1样品管理员对样品进行符合性检查,包括:
4.2.1.1 样品包装、标志及外观是否完好。
4.2.1.2 对照采样记录单检查样品名称、采样地点、样品数量、形态等是否一致,核对保存剂加入情况。
4.2.1.3 样品是否有损坏、污染。
4.2.2当样品有异常,或对样品是否适合监测有疑问时,样品管理员应及时向送样人员或采样人员询问,样品管理员应记录有关说明及处理意见。
4.2.3样品管理员确定样品**性编号,将样品**性标识固定在样品容器上,进行样品登记,并由送样人员签字,见表4-1。
4.2.4样品管理员进行样品符合性检查、标识和登记后,应尽快通知实验室分析人员领样。

 
表4-1   样 品 登 记表
监测站名   
送样日期
送样时间
监测点(井)名 称
样品编号
监 测 项目
样品数量
样品性状
采样日期
送样人员
监测后样品处理情况
 
 
 
 
 
 
 
 
 
 
 
 
 
 
 
 
 
 
 
 
 
 
 
 
 
 
 
 
 
 
 
 
 
 
 
 
 
 
 
 
 
 
 
 
 
 
 
 
 
 
 
 
 
 
 
 
 
 
 
 
 
 
 
 
 
 
 
 
 
 
 
 
 
 
 
 
 
 
 
 
 
 
 
 
 
 
 
 
 
 
 
 
 
 
 
 
 
 
 
 
 
 
 
 
 
 
 
 
 
 
接样人员           

 
4.3 样品标识
4.3.1样品**性标识由样品**性编号和样品测试状态标识组成。各监测站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性编号方法。**性编号中应包括样品类别、采样日期、监测井编号、样品序号、监测项目等信息。
样品测试状态标识分“未测”、“在测”、“测毕”3种,可分别以“  ”、“   ”、“  ”表示。样品初始测试状态“未测”标识由样品管理员标识。
4.3.2样品**性标识应明示在样品容器较醒目且不影响正常监测的位置。
4.3.3在实验室测试过程中由测试人员及时做好分样、移样的样品标识转移,并根据测试状态及时作好相应的标记。
4.3.4样品流转过程中,除样品**性标识需转移和样品测试状态需标识外,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得随意更改样品**性编号。分析原始记录应记录样品**性编号。
4.4 样品贮存
4.4.1每个监测站应设样品贮存间,用于进站后测试前及留样样品的存放,两者需分区设置,以免混淆。
4.4.2样品贮存间应置冷藏柜,以贮存对保存温度条件有要求的样品。必要时,样品贮存间应配置空调。
4.4.3样品贮存间应有防水、防盗和保密措施,以保证样品的**。
4.4.4样品管理员负责保持样品贮存间清洁、通风、无腐蚀的环境,并对贮存环境条件加以维持和监控。
4.4.5地下水样品变化快、时效性强,监测后的样品均留样保存意义不大,但对于测试结果异常样品、应急监测和仲裁监测样品,应按样品保存条件要求保留适当时间。留样样品应有留样标识。
5 监测项目和分析方法
5.1 监测项目
5.1.1监测项目确定原则
5.1.1.1 选择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中要求控制的监测项目,以满足地下水质量评价和保护的要求。
5.1.1.2 根据本地区地下水功能用途,酌情增加某些选测项目。
5.1.1.3 根据本地区污染源特征,选择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要求控制的监测项目,以反映本地区地下水主要水质污染状况。
5.1.1.4 矿区或地球化学高背景区和饮水型地方病流行区,应增加反映地下水特种化学组分天然背景含量的监测项目。
5.1.1.5 所选监测项目应有国家或行业标准分析方法、行业性监测技术规范、行业统一分析方法。
5.1.1.6 随着本地区经济发展、监测条件的改善及技术水平的提高,可酌情增加某些监测项目。
5.1.2监测项目
5.1.2.1 常规监测项目
常规监测项目见表5-1。
表5-1  地下水常规监测项目表
必测项目
选测项目
pH值、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挥发性酚、总氰化物、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砷、汞、镉、六价铬、铁、锰、大肠菌群
色、嗅和味、浑浊度、氯化物、硫酸盐、碳酸氢盐、石油类、**总数、硒、铍、钡、镍、六六六、滴滴涕、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铅、铜、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5.1.2.2 特殊项目选测
(1) 生活饮用水
可根据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年)中规定的项目选取。
(2) 工业用水
工业上用作冷却、冲洗和锅炉用水的地下水,可增测侵蚀性二氧化碳、磷酸盐、硅酸盐等项目。
(3) 城郊、农村地下水
考虑施用化肥和农药的影响,可增加有机磷、有机氯农药及凯氏氮等项目。
当地下水用作农田灌溉时,可按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中规定,选取全盐量等项目。
(4) 北方盐碱区和沿海受潮汐影响的地区
可增加电导率、溴化物和碘化物等监测项目。
(5) 矿泉水
应增加水量、硒、锶、偏硅酸等反映矿泉水质量和特征的特种监测项目。
(6) 水源性地方病流行地区
应增加地方病成因物质监测项目。如:
a、在地甲病区,应增测碘化物;
b、在大骨节病、克山病区,应增测硒、钼等监测项目;
c、在肝癌、食道癌高发病区,应增测亚硝胺以及其他有关有机物、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含量。
(7) 地下水受污染地区
根据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适当增加或减少有关监测项目。如:
a、放射性污染区应增测总α放射性及总β放射性监测项目;
b、对有机物污染地区,应根据有关标准增测相关有机污染物监测项目;
c、对人为排放热量的热污染源影响区域,可增加溶解氧、水温等监测项目。
(8) 在区域水位下降漏斗中心地区、重要水源地、缺水地区的易疏干开采地段,应增测水位。
5.2 分析方法
5.2.1分析方法选择原则
5.2.1.1 优先选用国家或行业标准分析方法。
5.2.1.2 尚无国家行业标准分析方法的监测项目,可选用行业统一分析方法或行业规范。
5.2.1.3 采用经过验证的ISO、美国EPA和日本JIS方法体系等其它等效分析方法,其检出限、准确度和精密度应能达到质控要求。
5.2.1.4 采用经过验证的新方法,其检出限、准确度和精密度不得低于常规分析方法。
5.2.2分析方法
附录:
水样保存、容器的洗涤和采样体积
项目名称
采样容器
保存剂及用量
保存期
采样量①
(ml)
容器
洗涤
色*
G,P
 
12h
250
I
嗅和味*
G
 
6h
200
I
浑浊度*
G,P
 
12h
250
I
肉眼可见物*
G
 
12h
200
I
pH值*
G,P
 
12h
200
I
总硬度**
G,P
 
24h
250
I
加HNO3,pH<2
30d
溶解性总固体**
G,P
 
24h
250
I
总矿化度**
G,P
 
24h
250
I
硫酸盐**
G,P
 
30d
250
I
氯化物**
G,P
 
30d
250
I
磷酸盐**
G,P
 
24h
250
IV
游离二氧化碳**
G,P
 
24h
500
I
碳酸氢盐**
G,P
 
24h
500
I
P
HNO3,1L水样中加浓HNO310ml
14d
250
II
P
HNO3,1L水样中加浓HNO310ml
14d
250
II
G,P
HNO3,1L水样中加浓HNO310ml
14d
250
III
G,P
HNO3,1L水样中加浓HNO310ml
14d
250
III
P
HNO3,1L水样中加浓HNO310ml②
14d
250
III
P
HNO3,1L水样中加浓HNO310ml②
14d
250
III
P
加HNO3,pH<2
14d
250
III
P
加HNO3,pH<2
14d
250
III
挥发性酚类**
G
用H3PO4调至pH=2,用0.01~0.02g抗坏血酸除去余氯
24h
1000
I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G,P
 
24h
250
IV
高锰酸盐指数**
G
 
2d
500
I
溶解氧**
溶解氧瓶
加入硫酸锰、碱性碘化钾溶液,现场固定
24h
250
I
化学需氧量
G
H2SO4,pH<2
2d
500
I
五日生化需氧量**
溶解氧瓶
0~4℃避光保存
12h
1000
I
P
冷冻保存
24h
1000
I
硝酸盐氮**
G,P
 
24h
250
I
亚硝酸盐氮**
G,P
 
24h
250
I
氨氮
G,P
H2SO4,pH<2
24h
250
I
氟化物**
P
 
14d
250
I
碘化物**
G,P
 
24h
250
I
溴化物**
G,P
 
14h
250
I
总氰化物
G,P
NaOH,pH>9
12h
250
I
G,P
HCl,1%,如水样为中性,1L水样中加浓HCl 2ml
14d
250
III
G,P
H2SO4,pH<2
14d
250
I
 
项目名称
采样容器
保存剂及用量
保存期
采样量①
(ml)
容器
洗涤
G,P
HCl,1L水样中加浓HCl 10ml
14d
250
III
G,P
HNO3,1L水样中加浓HNO3 10ml②
14d
250
III
六价铬
G,P
NaOH,pH=8–9
24h
250
III
G,P
HNO3,1L水样中加浓HNO3 10ml②
14d
250
III
G,P
HNO3,1L水样中加浓HNO3 10ml
14d
250
III
G,P
HNO3,1L水样中加浓HNO3 10ml
14d
250
III
G,P
HNO3,1L水样中加浓HNO3 10ml
14d
250
III
石油类
G
加入HCl至pH<2
7d
500
II
硫化物
G,P
1L水样加NaOH至pH至9,加入5%抗坏血酸5ml,饱和EDTA3ml,滴加饱和Zn(Ac)2至胶体产生,常温避光
24h
250
I
滴滴涕**
G
 
24h
1000
I
六六六**
G
 
24h
1000
I
有机磷农药**
G
 
24h
1000
I
总大肠菌群**
G(**)
水样中如有余氯应在采样瓶**前按每125ml水样加0.1ml100g/L硫代硫酸钠,以消除氯对**的抑制作用
6h
150
I
**总数**
G(**)
4℃保存
6h
150
I
总α放射性
P
HNO3,pH<2
5d
5000
I
总β放射性
苯系物**
G
用1+10HCl调至pH≤2,加入0.01~0.02g抗坏血酸除去余氯
12h
1000
I
烃类**
G
12h
1000
I
醛类**
G
加入0.2~0.5g/L硫代硫酸钠除去余氯
24h
250
I
注:1、“*”表示应尽量现场测定;
“**”表示低温(0~4℃)避光保存。
2、G为硬质玻璃瓶;P为聚乙烯瓶(桶)。
3、①为单项样品的*少采样量;
如用溶出伏安法测定,可改用1L水样中加19ml浓HClO4。
4、I、II、III、IV分别表示四种洗涤方法:
I——洗涤剂洗1次,自来水洗3次,蒸馏水洗1次;
II——洗涤剂洗1次,自来水洗2次,1+3HNO3荡洗1次,自来水洗3次,蒸馏水洗1次;
III——洗涤剂洗1次,自来水洗2次,1+3HNO3荡洗1次,自来水洗3次,去离子水洗1次;
IV——铬酸洗液洗1次,自来水洗3次,蒸馏水洗1次。
5、经160℃干热**2h的微生物采样容器,必须在两周内使用,否则应重新**。经121℃高压蒸气**15min的采样容器,如不立即使用,应于60℃将瓶内冷凝水烘干,两周内使用。**监测项目采样时不能用水样冲洗采样容器,不能采混合水样,应单独采样后2h内送实验室分析。
地下水监测分析方法
序号
监测项目
分析方法
*低检出
浓度(量)
有效数字*多位数
小数点后*多位数(5)
方法依据
1
水温
温度计法
0.1℃
3
1
GB/T13195–1991
2
色度
铂钴比色法
GB/T11903–1989
3
臭和味
嗅气和尝味法
––
(2)
4
浑浊度
1、分光光度法
2、目视比浊法
3、浊度计法
3
1
1
3
3
3
0
0
0
GB/T13200–1991
GB/T13200–1991
(1)
5
pH
玻璃电极法
0.1(pH值)
0.01(pH值)
1
2
1
2
GB/T6920–1986
6
溶解性总固体
重量法
4mg/L
3
0
GB/T11901–1989
7
总矿化度
重量法
4mg/L
3
0
(1)
8
全盐量
重量法
10mg/L
3
0
HJ/T51–1999
9
电导率
电导率仪法
1μS/cm(25℃)
3
0
(1)
10
总硬度
 
1、EDTA滴定法
2、钙镁换算法
3、流动注射法
5.00mg/L
(以CaCO3计)
 
3
 
2
 
GB/T7477–1987
(1)
(1)
11
溶解氧
1、碘量法
2、电化学探头法
0.2mg/L
3
3
1
1
GB/T7489–1987
GB/T11913–1989
12
高锰酸盐指数
1、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法
2、碱性高锰酸钾氧化法
3、流动注射连续测定法
0.5mg/L
0.5mg/L
0.5mg/L
3
3
3
1
1
1
GB/T11892–1989
GB/T11892–1989
(1)
13
化学需氧量
1、重铬酸盐法
2、库仑法
3、快速COD法
(①快速密闭催化消解法②节能加热法)
5mg/L
2mg/L
2mg/L
3
3
3
0
0
0
GB/T11914–1989
(1)
需与GB/T11914-1989方法进行对照
(1)
14
生化需氧量
1、稀释与接种法
2、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测定法
2mg/L
3
3
1
1
GB/T7488–1987
HJ/T86–2002
15
挥发性酚类
1、4-氨基安替比林萃取光度法
2、蒸馏后溴化容量法
0.002mg/L
3
3
GB/T7490–1987
GB/T7491–1987
16
石油类
1、红外分光光度法
2、非分散红外光度法
0.01mg/L
0.02mg/L
3
3
2
2
GB/T16488–1996
GB/T16488–1996
17
亚硝酸盐氮
1、N–(1–萘基) –二乙胺光度法
2、离子色谱法
3、气相分子吸收法
0.003mg/L
0.05mg/L
5μg/L
3
3
3
3
2
1
GB/T7493–1987
(1)
(1)
18
氨氮
1、纳氏试剂光度法
2、蒸馏和滴定法
3、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4、电极法
5、气相分子吸收法
0.025mg/L
0.2mg/L
0.01mg/L
0.03mg/L
0.0005mg/L
3
3
3
3
3
3
1
2
2
4
GB/T7479–1987
GB/T7478–1987
GB/T7481–1987
 
(1)
 
序号
监测项目
分析方法
*低检出
浓度(量)
有效数字*多位数
小数点后*多位数(5)
方法依据
19
硝酸盐氮
1、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
2、紫外分光光度法
3、离子色谱法
4、气相分子吸收法
5、离子选择电极流动注射法
0.02mg/L
0.08mg/L
0.04mg/L
0.03mg/L
0.21mg/L
3
3
3
3
3
2
2
2
2
2
GB/T7480–1987
(1)
(1)
(1)
(1)
20
凯氏氮
蒸馏–光度法或滴定法
0.2mg/L
3
1
GB/T11891–1989
21
酸度
1、酸碱指示剂滴定法
2、电位滴定法
3
4
1
2
(1)
(1)
22
总碱度
1、酸碱指示剂滴定法
2、电位滴定法
4
4
1
2
(1)
(1)
23
氯化物
1、硝酸银滴定法
2、电位滴定法
3、离子色谱法
4、离子选择电极流动注射法
2mg/L
3.4mg/L
0.04mg/L
0.9mg/L
3
3
3
3
0
1
2
1
GB/T11896–1989
(1)
(1)
(1)
24
游离余氯和总氯
1、N,N-二乙基-1,4-苯二胺滴定法
2、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
0.03mg/L
 
0.05mg/L
 
3
 
3
 
2
 
2
 
GB/T11897–1989
 
GB/T11898–1989
 
25
硫酸盐
1、重量法
2、铬酸钡光度法
3、火焰原子吸收法
4、离子色谱法
10mg/L
1mg/L
0.2mg/L
0.1mg/L
3
3
3
3
0
0
1
1
GB/T11899–1989
(1)
GB/T13196–1991
(1)
26
氟化物
1、离子选择电极法(含流动电极法)
2、氟试剂分光光度法
3、茜素磺酸锆目视比色法
4、离子色谱法
0.05mg/L
 
0.05mg/L
0.05mg/L
0.02mg/L
3
 
3
3
3
2
 
2
2
2
GB/T7484–1987
 
GB/T7483–1987
GB/T7482–1987
(1)
27
总氰化物
1、异烟酸-吡唑啉酮比色法
2、吡啶-***酸比色法
0.004mg/L
0.002mg/L
3
3
3
3
GB/T7486–1987
GB/T7486–1987
28
硫化物
1、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2、直接显色分光光度法
3、间接原子吸收法
4、碘量法
0.005mg/L
0.004mg/L
0.006mg/L
0.02mg/L
3
3
3
3
3
3
3
2
GB/T16489–1996
GB/T17133–1997
(1)
(1)
29
碘化物
1、催化比色法
2、气相色谱法
1μg/L
1μg/L
3
3
1
1
(1)
(2)
 
序号
监测项目
分析方法
*低检出
浓度(量)
有效数字*多位数
小数点后*多位数(5)
方法依据
30
1、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
2、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
3、二乙基二硫化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4、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5、原子荧光法
0.0004mg/L
0.002mg/L
0.007mg/L
 
0.1mg/L
0.5μg/L
3
3
3
 
3
3
4
3
3
 
1
1
GB/T11900–1989
(1)
GB/T7485–1987
 
(1)
(1)
31
1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2、铬天菁R光度法
3、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0.02μg/L
0.2μg/L
0.02μg/L
3
3
3
2
1
2
HJ/T59–2000
HJ/T58–2000
(1)
32
1、在线富集流动注射-火焰原子吸收法
2、火焰原子吸收法
 
 
 
3、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4、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5、阳极溶出伏安法
6、示波极谱法
7、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2μg/L
 
0.05mg/L
(直接法)
1μg/L
(螯合萃取法)
0.10μg/L
1μg/L
0.5μg/L
10-6mol/L
0.006mg/L
3
 
3
 
3
 
3
3
3
3
3
0
 
2
 
0
 
2
0
1
1
3
环监测[1995]079号文
 
GB/T7475–1987
 
GB/T7475–1987
 
(1)
GB/T7471–1987
(1)
(1)
(1)
33
六价铬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0.004mg/L
3
3
GB/T7467–1987
34
1、火焰原子吸收法
 
2、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3、2,9-二甲基-1,10-菲罗啉分光光度法
4、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分光光度法
5、在线富集流动注射-火焰原子吸收法
6、阳极溶出伏安法
7、示波极谱法
8、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0.05mg/L(直接法)
1μg/L(螯合萃取法)
1.0μg/L
0.06mg/L
 
0.01mg/L
 
2μg/L
 
0.5μg/L
10-6mol/L
0.02mg/L
3
3
3
3
 
3
 
3
 
3
3
3
2
0
1
2
 
2
 
0
 
1
1
2
GB/T7475–1987
GB/T7475–1987
(1)
GB/T7473–1987
 
GB/T7474–1987
 
(1)
 
(1)
(1)
(1)
35
1、冷原子吸收法
2、原子荧光法
3、双硫腙光度法
0.1μg/L
0.01μg/L
2μg/L
3
3
3
1
2
0
GB/T7468–1987
(1)
GB/T7469–1987
 
序号
监测项目
分析方法
*低检出
浓度(量)
有效数字*多位数
小数点后*多位数(5)
方法依据
36
1、火焰原子吸收法
2、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
3、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0.03mg/L
0.03mg/L
0.03mg/L
3
3
3
2
2
2
GB/T11911–1989
(1)
(1)
37
1、火焰原子吸收法
2、高碘酸钾氧化光度法
3、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0.01mg/L
0.05mg/L
0.001mg/L
3
3
3
2
2
3
GB/T11911–1989
GB/T11906–1989
(1)
38
1、火焰原子吸收法
2、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
3、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0.05mg/L
0.25mg/L
0.01mg/L
3
3
3
2
2
2
GB/T11912–1989
GB/T11910–1989
(1)
39
1、火焰原子吸收法
 
2、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3、在线富集流动注射-火焰原子吸收法
4、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5、阳极溶出伏安法
6、示波极谱法
7、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0.2mg/L(直接法)
10μg/L(螯合萃取法)
1.0μg/L
5.0μg/L
 
0.01mg/L
0.5mg/L
0.02mg/L
0.05mg/L
3
3
3
3
 
3
3
3
3
1
0
1
1
 
2
1
2
2
GB/T7475–1989
GB/T7475–1989
(1)
环监[1995]079号文
 
GB/T7470–1987
(1)
GB/T13896–92
(1)
40
1、原子荧光法
2、2,3-二氨基萘荧光法
3、3,3’-二氨基联苯胺光度法
0.5μg/L
0.25μg/L
2.5μg/L
3
3
3
1
2
1
(1)
GB/T11902–1989
(1)
41
1、火焰原子吸收法
2、在线富集流动注射-火焰原子吸收法
3、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4、阳极溶出伏安法
5、示波极谱法
6、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0.02mg/L
2μg/L
 
0.005mg/L
0.5mg/L
10-6mol/L
0.006mg/L
3
3
 
3
3
3
3
2
0
 
3
1
1
3
GB/T7475–1987
(1)
 
GB/T7472–1987
(1)
(1)
(1)
42
1、火焰原子吸收法
2、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0.03mg/L
0.5mg/L
3
3
2
1
GB/T11904–1989
(1)
43
1、火焰原子吸收法
2、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0.010mg/L
0.2mg/L
3
3
3
1
GB/T11904–1989
(1)
44
1、火焰原子吸收法
2、EDTA络合滴定法
3、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0.02mg/L
1.00mg/L
0.01mg/L
3
3
3
2
2
2
GB/T11905–1989
GB/T7476–1987
(1)
45
1、火焰原子吸收法
2、EDTA络合滴定法
 
3、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0.002mg/L
1.00mg/L
 
0.002mg/L
3
3
 
3
3
2
 
3
GB/T11905–1989
GB/T7477–1987
(Ca、Mg总量)
(1)
 
监测项目
分析方法
*低检出
浓度(量)
有效数字*多位数
小数点后*多位数(5)
方法依据
46
挥发性卤代烃
1、气相色谱法
2、吹脱捕集气相色谱法
3、GC/MS法
0.01~0.10μg/L
0.009~0.08μg/L
0.03~0.3μg/L
3
3
3
2
3
2
GB/T17130–1997
(1)
(1)
47
苯系物
1、气相色谱法
2、吹脱捕集气相色谱法
3、GC/MS法
0.005mg/L
0.002~0.003μg/L
0.01~0.02μg/L
3
3
3
3
3
2
GB/T11890–1989
(1)
(1)
48
甲醛
1、乙酰丙酮光度法
2、变色酸光度法
0.05mg/L
0.1mg/L
3
3
2
1
GB/T13197-1991
(1)
49
有机磷农药
1、气相色谱法(乐果、对硫磷、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敌敌畏、敌百虫)
2、气相色谱法(速灭磷、甲拌磷、二嗪农、异稻瘟净、甲基对硫磷、杀螟硫磷、溴硫磷、水胺硫磷、稻丰散、杀扑磷)
0.05~0.5μg/L
 
 
0.2~5.8μg/L
3
 
 
3
2
 
 
1
GB/T13192–1991
 
 
GB/T14552–93
50
有机氯农药
(六六六、滴涕涕)
1、气相色谱法
2、GC/MS法
4~200ng/L
0.5~1.6mg/L
3
3
0
1
GB/T7492–1987
(1)
5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1、电位滴定法
2、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5mg/L
0.05mg/L
4
3
0
2
GB/T13199–1991
GB/T7494–1987
52
粪大肠菌群
1、多管发酵法
2、滤膜法
(1)
(1)
53
**总数
培养法
(1)
54
总α放射性
1、有效厚度法
2、比较测量法
3、标准曲线法
1.6×10-2Bq/L
3
3
3
1
1
1
(2)
(2)
(2)
55
总β放射性
比较测量法
2.8×10-2Bq/L
3
1
(2)
注:(1)《水和废水监测分析(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
   (2)《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年
   (3)我国尚没有标准方法或国内标准方法达不到检出限要求的一些监测项目,可采用ISO、美国EPA或日本JIS相应的标准方法,但在测定实际水样之前,要进行适用性检验,检验内容包括:
检出限、*低检出浓度、精密度、加标回收率等,并在报告数据时作为附件同时上报。
(4)考虑检测技术的进步,如溶解氧、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等能实现连续自动监测的项目,可使用连续自动监测法,但使用前须进行适用性检验。
(5)小数点后*多位数是根据*低检出浓度(量)的单位选定的,如单位改变,其相应的小数点后*多位数也随之改变。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18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