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藻类的上浮特性以及阻止藻类上浮的条件

日期:2024-05-18 09:39
浏览次数:3745
摘要:

藻类的上浮特性以及阻止藻类上浮的条件

一、                   水环境特征及藻类特性以及藻类上浮的水力条件。

1、        光照强度对藻类生长的影响。

光能是天然水体中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能源。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光强和光质。藻类的空间分布、生长率与光强、光质的空间分布密切相关。

太阳光波长范围1504000nm,其中可见光波380760nm,波长小于380nm的为紫外光,大于760nm的光为红外光。红外光可产生大量的热。紫外光对生物有杀伤作用。只有可见光才能在光合作用中被植物利用,并转化为化学能。叶绿素是绿色的,主要吸收红光(760620nm)和蓝光(490435nm)。藻类除含有各种叶绿素外,还有许多辅助色素,在吸收各种波长光能起着重要作用。

藻类的生产力与光强有密切的关系,生产力随光强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为上升阶段,即藻类的光合作用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加*终到*大值,对应的光强称为*适光强。**阶段为稳定阶段,在光强超过*适光强后的一定范围,藻类光合作用随光强的变化很小,处于稳定的高光合作用状态,在这一范围内的光强称为饱和光强。第三阶段为下降阶段,光强超过饱和光强后,藻类的生产力随光强的增强而减弱,这种现象称光抑制。硅藻的*适光强为50008000lx,蓝藻为1000015000lx,饱和光强一般为1000023000lx,抑制光强>2300lx

由于光强沿水深呈指数递减,必然引起藻类生产力沿水深逐步减少,但两者递减的规律略有不同,其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A、下降速度不同,生产力下降速度比光强下降速度慢。

B、变化规律不同,*大光强必然出现在水面,而光抑制作用。晴天时表层藻类生长受到抑制,使生产力*大值不出现在水面,而是出现在水下某一深度(一般出现在1/2透明处),这一水层称为*大光合层或*适光合层。*大光合层以下各层的生产力将随光强的减弱而下降。但在阴天,表层光强通常为700015000lx,整个水层光强均在*适光强以下,不出现光抑制,故表层生产量*高。

随着水深的加大,光合作用逐步减弱。当总生产量与呼吸量持平时,净生产量为零。净生产量为零时的光照强度称补偿点。补偿点所在的深度称为补偿深度,补偿深度与水体透明度有关,一般为23倍透明度,故藻类的生长主要发生在3倍透明度以上。

二、   藻类悬浮机制对藻类的生长影响。

藻类在水中的运动分为下沉、悬浮、上浮三种情况。在静水条件下,绝大多数非浮游的藻类会下沉,其下沉的典型速度在0.1m/d12m/d。因此,对绝大多数的藻类而言,问题不在于是否下沉,而是下沉得多快以及自我调节下沉速度,以便在光亮带逗留更长时间获得生长的机会。大多数死亡后失去调节机制,下沉速度加快。悬浮只是一个介于下沉和上浮之间的临界状态。即藻类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使其即不下沉又不上浮,处于悬浮状态,上浮的藻类重量小于浮力时发生,且主要发生于微囊藻。当大量藻类浮于水面即形成“水华”。藻类为了自身的生长繁殖,利用各种浮游机制减少下沉速度,使其处于悬浮或上浮状态,延长在水中的停留时间,获得*大的生长机会。

藻类大多数原生质的密度都比水大,碳水化合物的密度约为1500kg/m3核酸约为1700kg/m3。在正常细胞中,常见的许多浓缩的储存物质也同样稠密一些。特别是多聚磷酸盐的密度约为2500kg/m3,而硅藻壁中的乳白色二氧化硅的密度达到了2600kg/m3。只有脂类物质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轻的约为860kg/m3),但它们一般只占细胞干重的10%。因此,藻类通常比水重,且会在水中下沉,藻类要悬浮于水中必须增大浮力以克服自身重量。藻类增大浮力的措施包括:产生伪空胞,储存密度较轻的脂类等。

伪空胞是蓝藻特有的结构特征,它包括大量中空的亚显微圆柱气囊(直径70nm),其蛋白质壁可让气体全部通过,但疏水内面能阻止液体的进入,因而形成了空胞结构,提供藻类浮力使藻类上浮,在正常细胞中,伪空胞结构占细胞体积的12%左右即可支持藻类悬浮。

藻类能调节其伪空胞体积和自身重量,以达到浮力和重量的平衡。调节其所处的位置。藻类调节气泡体积的机理是:单个气囊能抗400700kpa的外界压力。如果外界压力超出这一压力,气囊不可逆转地破裂。如光合作用合成的一些可溶性物质将细胞内渗透压力提生至350500kpa足以使一些老的气囊破裂。同时新气囊不断组装。这种动态的破裂和组装提供了一个潜在的调节浮力的机制。在晴天的表层水体中,快速的光合作用使足够多的气囊破裂浮力下降,藻类下沉。随着藻类的下沉,光强度逐步减弱,光合作用减慢气囊的组装速度大于破裂速度,浮力上升,使浮力与重力平衡,藻类处于悬浮状态。

藻类调节自身重量的机理是:在晴天的表面水体中,快速的光合作用合成了大量的淀粉,增加个体重量使藻类下沉。光强度逐步减弱合成物质减少,呼吸作用增加个体重量逐渐减小。当减小与浮力平衡时,不在下沉处于悬浮状态。这一平衡位置处于补偿点附近,该处的光合作用速度与呼吸作用速度相当。在晚间,光合作用停止微囊藻会迅速上浮到表面。另外,衰老和死亡的微囊藻重量下降会漂浮到水面形成水华。

脂肪的积累是藻类的另一个悬浮调节机制。脂肪和油通常占藻类干重的220%,个别藻类如葡萄藻能占细胞干重的40%。通常,聚集脂类比水要轻。它们在细胞中的存在会减少藻类的平均密度。在严重缺氮条件下,淡水藻类通过积累脂类而漂浮在其它一些藻类中,通过提高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浮力。

总之,藻类通过悬浮机制使自己尽可能停留在水体表面,以获得生长的机会,造成了藻类上多下少的垂直分布。光强沿水深逐步减弱光合作用沿水深逐步减慢,使藻类生产力沿水深逐步减少。由于藻类垂直分布和光强向减弱的联合作用,使藻类生长主要集中在23倍透明度以上的水体中。

铜绿微囊藻在自然水体中的*大含量在水体透明度23倍处藻类*多。在无光、静水条件下,上浮速度小于1cm/min的占77%、上浮速度介于11.5cm/min之间的1%,上浮速度大于1.52cm/min6%,上浮速度大于2cm/min的占7%,个体越小上浮速度越慢。

下一篇: 藻类的控制与去除
上一篇: 藻**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1825号